魯東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魯東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數據截至2019年3月,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現有專任教師1577人,兼職教師388人,正高190人,副高50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902人,加拿大皇家學會(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員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5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全國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6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海外特聘專家)5人,“楚天學者”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7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首席專家1人、入庫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人,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齊魯文化英才1人,山東省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席專家5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3人,F有中國近現代史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中國近現代史、現代漢語、教師教育、有機化學、應用物理、農林作物遺傳改良等6個省級教學團隊,功能材料設計與合成團隊、優勢學科人才培育團隊等2個省級科研團隊。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漢語言、歷史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數字化語言文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中國近現代史。
省級品牌專業(15個):英語等。
省級特色專業(14個):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物理學、應用心理學。
省級教學團隊(5個):中國近現代史、現代漢語、教師教育、有機化學、應用物理。
省級精品課程(56門):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遙感概論、有機化學、英美報刊選讀、動物學、田徑、基礎和聲學、發展心理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地球科學基礎、中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教育學、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學、有機化學實驗、高等有機化學、有機合成、波譜分析、動物學試驗、人體解剖生理學、動物學野外實習、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詞匯語義學、普通話語音、現代漢語詞匯、現代漢語修辭學、地貌學、氣候水文學、生物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原理等。
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歐美語言學、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際化應用型軟件服務外包、語言與文學藝術產業。
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交通運輸、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省級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23個):生物學、化學等。
教學成果
2015年10月學校官方公布數據顯示,該校在近兩屆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共獲獎27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項(參與)、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7項。多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次性過線率均在70%以上,全省計算機應用能力統考一次性通過率均在93%以上,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均在30%以上,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山東省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重點實
全國首家漢語辭書研究中心驗室、山東省食用菌技術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分子設計與材料合成、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應用生物技術、信息物理融合與智能控制。
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山東省環渤海發展研究基地、山東省環渤海海洋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
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濱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中華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與海外傳播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吸附與分離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中華文化傳統與中國現代思想研究基地、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基地。
山東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研究基地、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反觀研究基地等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