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德州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月,學院有教職工1610人,其中專任教師1211人,博士231人,碩士635人,教授108人,副教授434人,兼職碩士生導師45人……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學術風氣。教師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F有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2人,德州市首席專家、德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德州市高層次人才38人。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出臺了《關于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意見》,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學校還聘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兼職教授128人,其中雙聘院士5人。
省級教學團隊(5個)
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量子力學課程教學團隊、服裝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精品課程(39門)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離散數學、服裝材料學、外國文學史、數據庫系統概論、婦產科護理學、服裝工藝、服裝設計、服裝制版、數據結構、復變函數論(雙語)、數學建模、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社會醫學、化學基礎實驗、材料合成與制備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等。
教學成果
2010年至2013年間,德州學院共承擔省部級教改立項85項,獲得省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5項。
德州學院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連續多年占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的30%左右,其中,超過50%的學生被“211”或“985”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特別是2010年,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占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的43.3%,在上線人數中,有超過60%的學生被“211”或“985”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并且每年都有部分本科畢業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已有部分學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展示了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學風。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在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文化競賽中獲得獎勵1160余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41項。學校大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55項,其中國家一等獎10項,省級獎勵480余項。2010年,在有清華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參加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學校代表隊取得了國家級一等獎的好成績,成為山東省高等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2011年,學校學生設計的《害蟲自殺式太陽能滅蟲器》榮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特等獎第一名。2012年,學校學生設計的作品“大頭控”在第七屆“畢升RIGOL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唯一的特等獎;學校參賽作品“藏在拐杖里的愛——任你行智能拐杖策劃案”獲得國際市場營銷大賽本科組全國總決賽第一名。2013年,學校兩個代表隊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德州學院作品獲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學校獲”全國高校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共設有科研所(中心)47個,其中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山東省生物物理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新型藥物輔料與緩控釋制劑工程實驗室。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
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利用實驗室、配位化學與功能材料實驗室。
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
食品經濟管理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