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8月,學校有專任教師432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專業職業技術職務以上的教師220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64人,“雙師型”教師201人,來自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職教師141人。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級教學團隊4個,山東省級教學名師3人,山東省級青年技能名師1人。 [2]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張有志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胡小為
山東省級教學團隊(4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教學團隊、數控技術教學團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建筑類品牌專業群教學團隊
山東省級青年技能名師(1人):張文碩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8月,學校建有省級品牌專業群1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群2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學校建有3個校級訓練中心,80余家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86個。
山東省級品牌專業群(1個):建筑工程技術品牌專業群
山東省級特色專業(4個):數控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山東省級精品課程(11門):數控編程與加工原理、機床電氣生產性實訓、零部件 CAD 生產性實訓、零部件檢測生產性實訓、數控加工生產性實訓、通用機床生產性實訓、機電創新設計技術、機電創新制造技術、機電創新裝調技術、機電創新 3D 打印技術
校級訓練中心(3個):機械工程訓練中心、汽車工程訓練中心、土木工程訓練中心
培養體系
學校構建了“課程體系模塊化、實訓平臺實景化、課堂教學項目化、實踐教學工程化、課外作業綜合化、課程考核過程化”的教學模式;創新并成功實踐了“先技能,后理論,技能理論一體再提升”三段式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科研成果
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獲得省、市教科研立項縱向課題79項,校內基金項目41項;在中外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94篇,其中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32篇,主編參編教材94部;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46項,獲國家授權專利59項,軟件著作權21項。學院承擔的橫向科研課題“鹽芯自動化生產線的研制”獲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計完成了抽油桿防偏磨減載器驅動改進裝置、數控超汽蝕擾沙機、數控防汛鋼絲網編織機、全自動血液微量元素測試儀、數控雕刻加工中心、視頻鉆等產品,并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研平臺
截至2019年8月,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7億元。學校擁有1個“十三五”山東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十三五”山東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