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師1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0人,博士生導師180余人。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0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5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資助及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1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17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6人。
學校又3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個創新團隊入選“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1學科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支持計劃”。
院士
專職院士 | 沈忠厚 |
兼職院士 | 張國偉、汪集暘、蘇義腦、顧心懌、宋振騏、吳文俊 |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蔣有錄 | 2008年 |
電工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劉潤華 | 2009年 |
石油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 管志川 | 2010年 |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
研究方向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重質油高效轉化的綠色化學與工程 | 劉晨光 | 2007年 |
海洋油氣井鉆完井理論與工程 | 孫寶江 | 2010年 |
復雜油藏開發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論與技術 | 姚軍 | 2012年 |
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油氣地質與勘探創新團隊 | 查明 | 2008年 |
油氣田開發創新團隊 | 姚軍 | 2012年 |
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蔣有錄 | 2007年 |
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管志川 | 2007年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 劉永紅 | 2008年 |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 欒述文 | 2008年 |
電工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劉潤華 | 2009年 |
過程設備課程教學團隊 | 金有海 | 2009年 |
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團隊 | 劉衍聰 | 2010年 |
有機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夏道宏 | 2010年 |
地質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陳世悅 | 2011年 |
化學工程實踐教學團隊 | 劉雪暖 | 2012年 |
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鉆井工程、電工電子學、油藏工程。
省級精品課程
有機化學、電工電子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工程圖學、沉積學、程序設計語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構造地質學、鉆井工程、工程流體力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機械原理與設計、工程材料、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計算機文化基礎、油氣田地下地質學、油藏工程、物理化學、金工實習、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財務會計學、礦物巖石學、采油工程、大學物理實驗、大學體育、化工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電子技術基礎、油層物理、油氣集輸、數值計算方法、油田化學、運籌學、經濟學、理論物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機械CAD基礎、微機原理、油庫設計與管理、石油化學、滲流力學、石油工業概論、化工過程流體機械、機械設計制造工程基礎聯合課程(機械制造工程基礎、機械制造實習、機械創新設計實踐)、電路分析、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普通物理學、石油煉制工程、信號與系統、近代物理實驗、工業安全信息化技術基礎聯合課程(安全工程信息化技術、機電信息檢測與處理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綜合實踐)、建筑材料與施工管理聯合課程(工程監理概論、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石油化工容器與設備設計、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基礎聯合課程(分離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氣藏工程(雙語)、市場營銷學、英語精讀。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9個國家及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機構。
實驗室類別 | 實驗室名稱 | 依托學院 |
---|---|---|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 |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化院、石工、理學院 |
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 | 油氣鉆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石工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石工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 | 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化院 |
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機電 |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研究中心(1個) | 石油天然氣安全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地學院、化院、石工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實驗室(1個) | 材料電子理論研究室和材料界面實驗室 | 機電 |
山東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1個) | 山東省油藏地質重點實驗室 | 地學院 |
山東省科技廳研究中心(7個) | 山東省油田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石工 |
山東省提高油氣采收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石工 | |
山東省海洋石油鉆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 | |
山東省油區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石工 | |
山東省油田含油污水處理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科學技術研究院 | |
山東省物理法采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山東省校園節能監測及改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山東省科技廳推廣中心(2個) | 山東省無石棉摩擦材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 機電 |
山東省高壓水射流新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 石工 | |
山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7個) | 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 | 石工 |
生物工程與技術 | 化院 | |
盆地分析與油氣儲層地質 | 地學院 | |
海洋油氣工程 | 石工 | |
油氣儲運工程 | 儲建學院 | |
復雜儲層測井新技術 | 地學院 | |
新能源物理與材料科學 | 理學院 | |
山東省教育廳研究中心(1個) |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點研究室(11個) | 油氣儲層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室 | 地學院 |
測井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室 | 地學院 | |
物探重點實驗室 | 地學院 | |
鉆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高壓水射流鉆井研究室 | 石工 | |
催化重點實驗室 | 化院 | |
重質油加工重點實驗室 | 化院 | |
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水下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 | 石工、機電 | |
盆地構造與油氣成藏重點實驗室-油氣運聚機理研究室 | 地學院 | |
HSE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室 | 化院、機電 | |
油藏描述重點實驗室-儲層非均質表征方法研究室 | 地學院 | |
油氣地下儲庫工程重點實驗室-儲氣庫鉆采工程研究室 | 儲建學院 |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研究中心(3個) | 采油工程軟件與信息中心 | 石工 |
環境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 化院 | |
瀝青技術開發中心 | 化院 |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1個) | 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 石工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研究中心(1個) | 重質油利用研究中心 | 化院 |
青島市重點實驗室(1個) | 青島市頁巖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實驗室 | 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院 |
青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 | 青島市非常規能源開發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石工 |
青島市隨鉆儀器及信息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計通 | |
青島市海洋石油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機電 |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1個) | 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油氣井工程超臨界流體重點實驗室” | 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