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新余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732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217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91人,“雙師型”教師201人;聘請了中國內外客座教授58人,外國專家7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導、碩導、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省級教學名師、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等高層次人才26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
省級教學名師:熊春如 、凌水明、陳裕先
省級教學團隊:市場營銷教學團隊(負責人:劉立新)、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專業創新教學團隊(負責人張發云)、融探究教學與技能訓練于一體的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教學團隊(負責人:陳裕先)、電子信息類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陶瑞民)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涉外文秘
省級特色專業: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商務英語、市場營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省級重點示范建設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學教育、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省級高職高專示范專業:商務英語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
省級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材料物理
省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中國古代文學史、環境生態學、太陽電池硅材料生產技術、健美操、建筑工程計量、機械制造基礎、英語視聽說、太陽電池材料、語言學概論、機械設計、數學分析、管理學、排球
省級創新實驗區:高科技太陽能光伏產業人才培養模式、“雙線并行 合二為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模式實驗區:新能源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特區
教學成果
2011年,光伏專業系列教材被評為江西省第四屆高校優秀教材。2013年,“面向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的‘1234工程’創新與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
2010年3月升本到2014年底,學校共獲批省級教改課題81項,其中重點課題4項,共獲資助經費25.7萬元;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評選校級教學成果獎三屆,獲獎成果35項;校級教改課題單獨立項72項。
2014年,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研究中心和研究所4個、校級研究中心和研究所8個。
2014年5月,由學校牽頭,與昆明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開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協同聯合組建“光伏材料與器件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等學校硅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鋰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市級研究中心、研究所:新余市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余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市太陽能研究所、新余市光伏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校級研究中心、研究所:太陽能研究所、中小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工程控制中心、工程咨詢研究所、會計培訓與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藥用植物資源研究中心、新余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0年-2014年5月,學校共獲批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6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7項。教師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980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00余篇,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98篇,專利授權10項,獲省級科研成果獎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