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江西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校本部共有在編教職工2626人,其中專任教師1742人,博士716人。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22.16%;擁有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53.7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84.67% 。
國家級優秀人才方面,學校現擁有院士3人(雙聘),國家“千人計劃”人選4人,“青年千人計劃”人選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者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14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
在省級優秀人才方面,目前學校擁有江西省教學名師1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40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36人(含柔性引進10人),江西省跨世紀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4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教師7人。學校2017年入選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業管理、化學、應用化學、英語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旅游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江西紅色文化叢談
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數據結構(C語言版)》(第二版)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特色專業: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歷史學、社會體育、藝術設計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心理與認知科學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 [19]
教學成果
學校從1999年開始學校實施學分制改革,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2012年,學校啟動“正大學子”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13年起開展本科師范生免費教育(1000人),實施本碩、碩博連讀培養模式。2011年,學校就業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50強;2012年,學校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2015年,在江西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位居第一,英語、會計學和生物工程排名第二,法學和通信工程專業排名第三,成為全省唯一所有參評專業都位居前三的本科高校;2016年獲批教育部的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成為全國師范大學首個、江西省唯一獲批的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是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高校,校團委在全國師范院校中唯一獲得團中央授予的“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榮譽稱號。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等均一直穩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體育競賽、專業競賽、科技活動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如“藍天”環保社團先后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獲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為全國高校唯一獲獎學生社團;學校報送的《純潔。朝氣。責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氣神塑造青年新形象》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音樂學院合唱團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中獲專業組聲樂類金獎;楊文軍同學成為歷史上首次蟬聯皮劃艇項目奧運冠軍的運動員,金紫薇和她的隊友們實現了中國賽艇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并在第16屆亞運會上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勞義同學勇奪亞運會男子100 米決賽冠軍,成為中國在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男子百米冠軍;2011年,壽旻超同學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斬獲三枚金牌,創下江西省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學校2012年在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斬獲一金兩銅,刷新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的歷史最好成績;在第十三、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1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二、三等獎,實現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特等獎“零”的突破,并成功躋身全國50強行列,成為全國“挑戰杯”競賽發起高校;在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師范院校中唯一的“創青春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并填補了江西在該類別賽事的金獎空白。在第四屆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學生獲獎總數列全國第1位( 并列)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馬達加斯加研究中心”,1個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1個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6個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社聯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江西省社聯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江西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0個省級軟件科學(高校工程、實驗示范)技術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分子篩膜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江西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項目:訓練監控與干預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重大生態安全問題監控協同創新中心、“基于大數據的江西省教師質量監測、評估與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社會發展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江西省高校先進功能材料高水平實驗室、江西省高校精細化學品制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物聯網與智能計算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光電子通信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性能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亞熱帶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鄱陽湖綜合治理與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綠色化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動漫創意與數字娛樂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分布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納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江西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江西省化學工程與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江西省食品與生物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
江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江西師大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師大高性能計算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高校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當代形態文藝學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紅色資源開發與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區域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管理決策評價研究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傳統社會與江西現代化研究中心 、蘇區振興研究院 、敘事學研究中心
江西省軟科學研究基地: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軟科學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