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科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福建醫科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7年5月,學校共有教職醫護員工10700多人(含附屬醫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在學校1450名專任教師(含附屬醫院臨床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占40.21%,碩士學位以上占85.17%,高級職稱占68.34%。博士生導師138名,碩士生導師787名。
學校專任教師中有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領軍人才1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2人,“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8人,全國高校優秀骨干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4人,福建省“百人計劃”人選8人,福建省“外專百人計劃”人選1人,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1人,“閩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9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4人,福建省特支計劃人選21人,海西產業人才高地領軍人才1人,福建省優秀專家22人,福建省優秀人才6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3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1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29人,福建省高校創新團隊6個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不含一級覆蓋)2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不含一級覆蓋)1個;自主設置目錄外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各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學科6個。2012年起,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全科醫學領域”招生單位之一,于2012年開始招生。
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個,省中醫、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1個,省“211工程”重點學科2個,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最新統計,2009年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
血液病學 | ------------ | -------------- | ---------- |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 | |||
臨床醫學 | 護理學 | 基礎醫學 | 藥學 |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 |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生物學 | 中西醫結合 | 口腔醫學 |
公共管理 | ------------ | -------------- | ---------- |
福建省高等院校“211工程”重點學科 | |||
血液病學 | 分子醫學 | -------------- | ---------- |
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 |||
血液病學 | 內科學 | 心血管內科學 | 外科學 |
病原生物學 | 耳鼻咽喉科學 | 神經病學 | 口腔臨床醫學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 藥理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福建省教學團隊(9個):組織與胚胎學教學團隊、人體解剖學教學團隊、內科學教學團隊、眼視光學教學團隊、毒理學教學團隊、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學團隊、病理學教學團隊、人文護理學教學團隊、藥理學教學團隊。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護理管理學。
福建省精品課程(37門):護理學基礎、衛生統計學、藥物化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衛生化學、機能學、急救護理學、臨床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實驗診斷學、牙周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預防口腔醫學、預防醫學基礎實驗、分析化學、口腔修復學、臨床血液學及血液檢驗、流行病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外科學、醫學微生物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兒科學、護理管理學、生理學、衛生毒理學、行政管理學、生物化學、眼科學、藥物分析、耳鼻咽喉科學、神經病學、藥理學、內科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擁有4個院士工作站。擁有腫瘤免疫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唯一的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閩臺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
學校還建有福建省創新抗體藥物技術重大研發平臺、福建省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創新平臺、福建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福建省消化系疾病研究室、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高血壓研究所、福建省生殖醫學工程中心、福建省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建省內分泌研究所、福建省腹部外科研究所、福建省神經病學研究所、福建省肝膽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老年醫學研究所、福建省臨床免疫研究所、福建省燒傷研究所、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省超聲醫學研究所、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福建省神經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肝病科學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消化道惡性腫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重點實驗室(7個):福建省血液病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天然藥物藥理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分子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腫瘤個體化主動免疫治療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腫瘤微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癌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環境因素與腫瘤重點實驗。
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福建省老年眼病與視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福建省干細胞轉化醫學2011協同創新中心、海西免疫治療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
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感染與腫瘤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干細胞工程與再生醫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藥理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腦老化與神經變性疾病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口腔醫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環境與健康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醫學生物信息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納米醫藥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