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福建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1800多名專任教師,擁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9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青年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含海外)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及成員3人、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9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7人、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3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朱鶴健
雙聘院士(3人):姚建年、劉興土、郭光燦
國家博士后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 黃漢升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王長平
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黃茂興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王耀華、黃志高
教育部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醫學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 | 陳建新 | 2011年 |
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地理過程 | 楊玉盛 | 2009年 |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排球教學團隊 | 黃漢升 | 2008年 |
國家文科基地(中國語言文學)主干課程教學團隊 | 鄭家建 | 2009年 |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 黃志高 | 2010年 |
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美術學、體育學類、漢語言文學、音樂學、英語、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經濟學、歷史學 [12]
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課堂教學、臺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高級生理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6門):臺灣歷史與文化、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
課堂教學、臺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課堂有效教學、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
國家重點學科(1個):中國現當代文學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9個):中國語言文學、體育學、理論經濟學、音樂與舞蹈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史、美術學
省級重點學科(26個):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
研究機構
級別 | 數量 | 名稱 | 授予單位 |
---|---|---|---|
國家級 | 2 | 福建省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科技部 |
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發改委 | ||
教育部 | 5 | 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教育部 |
醫學光電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
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
工業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
聚合物資源綠色循環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
省級 | 11 | 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福建師范大學競爭力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
福建師范大學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亞熱帶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發育與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污染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量子調控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網絡安全與密碼技術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陸地災害監測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
福建省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 | 省經貿委 | ||
福建省現代發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
教育廳 | 4 | 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高分子材料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
網絡安全與密碼技術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
發育與神經生物學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
該校 | 3 | 能源研究院 | 福建師大 |
泉港石化研究院 | 福建師大 | ||
南方海洋研究院 | 福建師大 | ||
福州市 | 2 | 福州市化工新材料行業技術創新中心 | - |
福州市光電信息行業技術創新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