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安徽科技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16人,其中教授78人、副教授205人,博士182人、碩士455人。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9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名師8人,省級教壇新秀12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創業型企業家擔任大學生創業導師65人。
全國優秀教師:劉正、劉寧、張子學、張訓海
省級優秀教師:胡月英、楊安中、韋乃學、王玉蓮、朱禮龍
省級教學名師:胡月英、陳傳萬、章毛連、詹秋文、李升和、朱禮龍、時俠清、秦紀強
省級教壇新秀:鄭謙、張建華、靳二輝、畢亞玲、謝越、李學蘭、張華、姚智華、余濤、錢立生、徐正旭、樊曉宇 [25]
省級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批時間 |
---|---|---|
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團隊 | 劉正 | 2008年 |
土壤肥料學教學團隊 | 汪建飛 | 2010年 |
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團隊 | 劉朝臣 | 2010年 |
動物生產學教學團隊 | 王立克 | 2013年 |
基礎獸醫學教學團隊 | 李升和 | 2014年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 王有煒 | 2014年 |
預防獸醫學教學團隊 | 顧有方 | 2015年 |
應用化學教學團隊 | 宋常春 | 2015年 |
省級大學生創客實驗室建設計劃:理工科專業多維度大學生創客實驗室、農科專業大學生創客實驗室
教學成果
2008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2010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二、三等獎各3項。2012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2013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6項。
2004年在滁洲市首屆“通力杯”青年創業大賽中,獲一個銀獎,兩個優秀獎;2005年安徽省第二屆“紅皖杯”生態安徽青年公益廣告大賽最佳廣告語獎;安徽省“理性上網,愛我學習”演講比賽三等獎;安徽省“知榮辱、樹新風”演講比賽三等獎;2006年安徽省大學生歌手大賽銀獎,中國大學生“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安徽賽區第三名。2007年學校學生獲安徽省望之星演講比賽三等獎,2008年安徽省首屆“鐵軍杯”新四軍的故事演講比賽獲一等獎,第四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安徽賽區決賽二等獎;安徽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大賽活動中獲大學生職業規劃之星(金獎);2009年,安徽省“自立自強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演講比賽獲三等獎。2010年,在安徽省第二屆高校影視藝術大賽中獲2個三等獎,第六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安徽賽區決賽三等獎。
2004年,在安徽省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普通組表演類節目二等獎,在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普通組表演類節目三等獎。2005年,舞蹈《鼓鄉情懷》在蚌埠市首屆“小靈通”杯大學生文化藝術節舞蹈比賽中獲三等獎。2007年,校大學生藝術團花鼓隊亮相長江流域民間文化藝術節,作品《鼓鄉情懷》獲特別創作獎。2008年,校大學生藝術團花鼓隊參加魅力校園第八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并獲銀獎;曲藝作品《鳳陽真是個好地方》獲滁州市文學藝術獎(藝術類)二等獎,舞蹈作品《鳳陽花鼓》獲滁州市文學藝術獎(藝術類)三等獎。2009年,大合唱《在燦爛的陽光下》在省教育廳舉辦的“祖國萬歲”合唱比賽中獲三等獎。
截至2015年6月,學校擁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13個,省級“115”創新團隊2個。
部級科研平臺:農業部生物有機肥創制重點實驗室
省級科研平臺:安徽省玉米育種工程技術研究院、安徽省農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安徽省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安徽省精準施肥技術公共服務平臺 、安徽省玉米工程中心、安徽省甜葉菊品種選育與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電氣傳動與控制省重點實驗室、紡織面料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生物有機肥創制協同創新中心等
省級“115”創新團隊:綠色飼料添加劑與功能性畜禽產品研發團隊(負責人:李升和)、飼草育種研發創新團隊(負責人: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