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浙江傳媒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3月,學院教職員工總人數1286人,其中正高職稱106人,副高職稱284人;全國優秀教師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2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各層次培養人才3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8人,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教學團隊4個,省科研創新團隊3個。
教授(正高)
宣裕方 | 吳榮生 | 王淵明 | 王國臣 | 馬志強 | 馮溪屏 |
金重建 | 劉新榮 | 孫蘇 | 周克庸 | 胡立德 | 宋兆寬 |
王志敏 | 段曉明 | 肖國飛 | 王福生 | 金步平 | 周圣亮 |
鄭小軍 | 吳毅 | 趙曉蘭 | 奚建華 | 潘瑞芳 | 柯力 |
王挺 | 王文科 | 朱輝 | 邵長波 | 吳潮 | 彭少健 |
項仲平 | 何仁富 | 吳紅非 | 李軍 | 劉文清 | 孫永平 |
壽文華 | 尚志強 | 胡曉陽 | 柴志明 | 顧肖聯 | 蔡榮壽 |
練益群 | 方建移 | 詹成大 | 趙思運 | 蔡罕 | 張邦衛 |
劉水云 | 王志華 | 王保華 | 沈兵虎 | 汪振城 | 張芹 |
姚爭 | 韓菊 | 葛進平 | 李靜 | 陳少波 | 戚姚云 |
魏瓏 | 阮海紅 | 朱蘇飛 | 劉福州 | 杜曉紅 | 李晉林 |
張根源 | 楊壽堂 | 徐鳳蘭 | 劉宣文 | 張解放 | 吳生華 |
李文冰 | 吳艷彧 | 陳兵 | 周忠成 | 徐方遷 | 章華 |
蔡國棟 | 瞿有甜 | 費菊瑛 | 章潔 | 張光照 | 楊林書 |
吳愛芳 | 史征 | 石寶明 | 錢毓芳 | 盧煒 | 黃鳴剛 |
胡一梁 | 何坦野 | 丁海祥 | 陳凌廣 | 張雨雁 |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時間 |
---|---|---|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精品課程群教學團隊 | 項仲平 | 2007 |
公關禮儀教研室教學團隊 | 馬志強 | 2007 |
《電影剪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姚爭 | 2009 |
影視橫向綜合創作教學團隊 | 沈貽煒、李晉林 | 2009 |
截至2019年3月,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交互媒體技術”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201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獲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學院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十三五”省級優勢專業,7個“十三五”省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項;建成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十三五”浙江省優勢專業:播音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工程、廣播電視學
“十三五”浙江省特色專業:影視攝影與制作、動畫、文化產業管理、攝影、網絡與新媒體、戲劇影視文學、數字媒體技術
省級重點專業 | |
---|---|
序號 | 專業名稱 |
1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2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3 | 廣播電視工程 |
4 | 廣播電視編導 |
5 | 動畫 |
6 | 戲劇影視文學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聯手行業產學合作培養廣播影視人才創新實驗區
研究機構
截至2019年3月,學院有2個全國性研究機構,4個省級研究機構,10個校級研究機構。
全國性研究機構
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媒介素養研究基地
省級研究機構
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浙江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
浙江廣播電視研究院
校級研究機構
廣播電視數字技術研究所
新聞傳播研究所
影視創作研究所
媒介經營管理研究所
光電研究所
王國臣創作室
現代網絡媒體智能研究所
節目主持人研究發展中心
長三角社會發展中心
圖書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