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更新時間:2025-07-12 14:28:12發布時間:2022-02-14 15:12:26
高考填報志愿時,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據2017年0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9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50余人。中國傳媒大學抽調91位教師在南廣學院任課,其中擁有副高以上職稱者占50%以上,其他均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另從國內外業界、學界聘請了400多位知名教授、專家任兼職教師,充實了學校師資力量。
教學建設
學校堅持“依托母體、植根傳媒、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大傳播、全媒體、應用型、創新性”的辦學理念。依托中國傳媒大學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優勢,更加注重與信息傳播領域的高度對接和契合,準確把握信息傳媒領域的發展方向,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基本覆蓋了文化傳媒各個領域。
學院鼓勵倡導師生實踐,創新創意氣氛活躍,成果豐碩。建校以來,師生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上屢創佳績,摘獲各類獎項達600多項,其中國際范圍獲獎80多項、國家范圍200多項、省市范圍300多項,包括Telly國際廣告節、法國飛帕電視節、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中國國際動漫節、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等重要國內外專業賽事。
學校共設有文化管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院、攝影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傳媒技術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電競學院11個二級學院和思政教學部與基礎教學部。根據“大傳播、全媒體、綜合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共開設36個本科專業,90個專業方向。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專業。據2017年0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在校本科生已突破11000名,其中,藝術類占60%以上。
院系及專業名稱(括號中為專業方向)
文化管理學院: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影視制片方向)、文化產業管理(媒體策劃營銷、會展經營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媒體管理)、經濟學、貿易經濟
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
國際傳播學院:英語(英捷雙語文化傳播方向、國際新聞方向、國際商務口譯方向)、法語、西班牙語、日語、朝鮮語、葡萄牙語、播音與主持藝術(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節目主持方向)
廣播電視學院: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導、文藝編導、網絡視聽節目編導)
攝影學院:攝影(圖片攝影方向)、影視攝影與制作(電視攝影方向)、影視攝影與制作(照明藝術方向)、影視攝影與制作(數字電影技術方向)
戲劇影視學院(原演藝學院):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音樂學(音樂編輯、流行音樂演唱方向)、表演 。
美術與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原工業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服裝表演方向)、美術學(繪畫方向、文物鑒定與修復方向)。
傳媒技術學院:廣播電視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嵌入式培養)。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網絡多媒體、媒體包裝)、動畫(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漫畫與插畫、游戲設計、動漫衍生產品設計與制作方向)。
電競學院: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用戶體驗分析)。
建設成果
學院明確“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競爭”辦學思路,重視創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為信息傳播領域培養急需的具備國際化視野、社會責任感,擁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傳媒與藝術人才。
學校大力支持學術研究,教師獲多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立項,出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教材近百部,并正式出版了《傳媒與教育》學報。
倡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項目帶教學,師生創新實踐氛圍活躍。建校以來,師生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交流活動中屢創佳績,摘獲省級以上獎項900余項,其中國際級100多項、國家級400多項。包括Telly國際廣告節、法國飛帕電視節、五一個工程獎、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中國國際動漫節、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等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賽事。
學院已為社會輸送了五屆近萬名畢業生,年均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據江蘇省教育廳委托麥可思公司進行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顯示,學院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和“畢業時掌握的創新能力水平”兩項指標已連續三年位居第一。此外,學院以培養優秀畢業生為目標的“南廣名片”工程取得初步成效,《金陵十三釵》女主角倪妮、《西施秘史》女主角鄔靖靖等一批優秀畢業生已登上了文化藝術一線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