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西交利物浦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余名教師和360余名行政及教學支持人員。教師來自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和知名研究院所的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擁有執教經驗的教授;有全球專業界的“IEEE Fellow”榮譽會士;是如前英國蛋白質研究協會主席等的國際學者。
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陶文銓
國家海外名師:陳靖涵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4個院系、32個本科專業。
院系 | 專業 |
---|---|
中國研究系 | 漢語國際教育 |
公共健康系 | 公共衛生 |
化學系 | 應用化學 |
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
城市規劃系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工業設計系 | 工業設計 |
建筑系 | 建筑學 |
數學科學系 | 應用數學、金融數學 |
環境科學系 | 環境科學 |
生物科學系 | 生物信息學、生物科學 |
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 數字媒體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通信工程 |
英語與文化傳播系 | 傳媒英語、傳播學、國際商務英語、應用英語、金融英語 |
國際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商務、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與金融、經濟學 |
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系 | 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學科建設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研究型碩士學位點4個、全日制授課型碩士學位點24個、非全日制授課型碩士學位點9個,14個院系開設有博士生項目。
研究型碩士學位點:分子生物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高級化學
全日制授課型碩士學位點:專業會計、可持續能源技術、商業分析碩士、國際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多媒體通信、媒體與傳播學、應用信息學、建筑設計、投資管理、社會網絡計算技術、管理學、經濟與金融學、經濟學、英語教育、工商管理、跨學科設計、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金融學、金融數學、金融計算、項目管理
非全日制授課型碩士學位點:可持續建筑、國際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城市設計、媒體與傳播學、英語教育、跨學科設計、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項目管理
教學建設
硬件設施
據學校官網2016年9月顯示,學校配有物理實驗室(包括熱學、力學、光學、電學等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室(包括結構、巖土、水利、道路橋梁等實驗室)、以及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生物與化學實驗室等。在學生生活區配套有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室外運動場地,可以共享使用多功能的獨墅湖體育館。
教學質量
學校多個學科獲得國際專業組織認證,包括西浦國際商學院獲得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西浦會計專業獲得英國CIMA認證、澳大利亞CPA認證、土木工程專業獲得英國JBM認證等。
育人模式
學校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并致力于幫助學生在大學實現: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責任感,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習以及跟別人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終身學習能力;提倡興趣導向,為學生提供自由轉專業的機會,并輔之四大導師體系(即學術導師、學友導師、生活導師、校外導師),引導學生實現“幸福生活、成功事業”的目標。
學制&學位
“2+2”模式:前兩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習,后兩年在利物浦大學完成學業。“4+X”模式:學生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完成學業,后視自身情況可選擇留學深造也可直接就業或創業。
兩種模式下,畢業生皆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學本科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和全球認可的英國利物浦大學本科文憑。
就業質量
前六屆畢業生(2010-2015)中超過80%選擇繼續留學深造,其中10%進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學府,約50%進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0名校,70%以上進入TIMES世界排名前200大學,近2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就職于世界500強、中國財富500強等企業。
2015屆畢業生83.28%的畢業生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卓越運營和供應鏈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材料與環境研究院、城鎮化研究院、大數據分析研究院、工業設計和3D打印研究院、微納米加工和可靠性實驗室、數量金融研究院、智慧與綠色城市研究院、生物制藥科學研究院、經濟一體化研究院、老齡化社會研究院、蘇州市寬帶無線接入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設計研究院、領導與教育前沿研究院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2012年2月,生物科學系張俊龍博士主持的研究課題“2型糖尿病分子標記”獲首次獲得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支持。
2015年,學校2位青年學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的資助。2016年8月,學校5位青年學者獲得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的資助,立項數量在全國高校及科研機構中位列第二。
2016年5月25日,學校神經生物學研究中心四年級博士研究生卜凡順利通過國際頭痛癥協會(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的同行專家評審,成功獲得了該協會的基金資助。9月,中國文化教學中心詹敬秋博士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行的多學科研究與教育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題為《關于西交利物浦大學人文基礎課應用網絡教學工具的調查研究與啟示》的研究報告。
學術資源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共有50余萬冊圖書,紙本中文雜志及期刊213種,紙本外文期刊130余種,中英文報紙計55種。圖書館引進國內外各類電子資源及電子圖書,其中學術電子數據庫105種包含學術期刊50000余種,電子經典學術圖書12137卷,共享訪問中文電子圖書250余萬冊,碩博士論文及學術會議論文10余萬冊,覆蓋現有及計劃開設學科領域。
學校師生共享的獨墅湖圖書館是國家數字圖書館分館,收藏有大量中文資源,包括電子圖書220萬冊,期刊43500余種,報紙300多種,碩士、博士論文和學術會議論文8萬多篇;文獻數百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