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3131人,其中專任教師184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60人,博士生導師516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24人,“長江學者”20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5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3個。
專職院士:郭萬林(中國科學院院士)、陶寶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宣益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賁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荻(中國科學院院士)
雙聘院士:葉培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達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培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海巖(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名師:胡壽松、昂海松、王巖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施大寧、王成華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聶宏、郭萬林、廖文和、徐九華、沈建新、黃衛(wèi)清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高存法)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飛行器設計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姚衛(wèi)星)、工業(yè)與系統(tǒng)工程教學團隊(周德群)、計算機類專業(yè)軟件課程群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陳兵)
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 負責人 | 省級教學團隊 | 負責人 |
---|---|---|---|
自動控制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吳慶憲 | 飛機設計專業(yè)方向教學團隊 | 昂海松 |
機械工程設計基礎教學團隊 | 劉蘇 | 機械工程設計基礎教學團隊 | 劉蘇 |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王成華 |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王成華 |
飛機設計課程群教學團隊 | 昂海松 |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 | 劉思峰 |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 | 劉思峰 | 大學物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施大寧 |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獲批時間 |
---|---|---|
物理與藝術 | 施大寧 | 2017年 |
航天、人文與藝術 | 聞新 | 2017年 |
材料力學漫談 | 鄧宗白 | 2018年 |
無人機設計導論 | 昂海松 | 2018年 |
電子線路 | 王成華 | 2018年 |
機床數控技術 | 游有鵬 | 2018年 |
運籌學 | 黨耀國 | 2018年 |
灰色系統(tǒng)理論 | 劉思峰 | 2018年 |
系統(tǒng)工程導論 | 周德群 | 2018年 |
面向對象C++程序設計 | 皮德常 | 2018年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王巖 | 2018年 |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材料力學漫談 | 鄧宗白 | 2012年 |
物理與藝術 | 施大寧 | 2012年 |
現代航空航天技術在軍事上的作用 | 昂海松 | 2012年 |
核科學技術應用漫談 | 陳達 | 2014年 |
仿生技術漫談 | 戴振東 | 2014年 |
航天、人文與藝術 | 聞新 | 2014年 |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電子線路 | 王成華 | 2012年 |
灰色系統(tǒng)理論 | 劉思峰 | 2012年 |
物理與藝術 | 施大寧 | 2012年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王巖 | 2012年 |
飛行器總體設計與系統(tǒng)工程 | 昂海松 | 2013年 |
材料力學 | 鄧宗白 | 2013年 |
自動控制原理 | 吳慶憲 | 2013年 |
工程圖學 | 劉蘇 | 2013年 |
機床數控技術 | 游有鵬 | 2013年 |
大學英語 | 何江盛 | 2013年 |
工程訓練 | 周燕飛 | 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