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上海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2917人,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24人,其中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哲社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教學名師入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人社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6人以及上海領軍人才2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入選者11人,上海市“曙光計劃”人才入選者39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入選者51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入選者3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入選者14人,上海市“晨光計劃”入選者28人,上海市“陽光計劃”入選者23人等。此外,學校還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職教師隊伍。
長江學者:毛學榮(講座)
千人計劃:Colin Peter Nuckolls(短期)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曾六川、李和興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張耐、李偉民、戴定澄、何云峰、袁峰、楊仲南
上海市“領軍人才”(地方隊)培養計劃:李和興
上海市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
小學教師教育課程教學團隊 | 惠中 |
對外漢語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 齊滬揚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團隊 | 孫景堯 |
國家級精品課程: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史
上海市精品課程:地理科學導論、世界文化史、外國文學史、西方古典油畫技法、現代漢語、比較文學、電磁學、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上海史、教學基礎理論、環境與發展、廣告創意基礎、文學概論、《資本論》選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20世紀外國文學經典研讀、跨文化語言交際 、有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實驗、心理學與教育(師范教育類公共課)、法國文學史、英語語音、地貌學、現代漢語、外國史學史、美術教學論、無機化學、動物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系列課程)、手風琴演奏、法理學、教師教育學、數字信號處理及DSP技術基礎、經濟倫理學、中學綜合課程實驗理論與實踐、中國近代社會史、田徑健身運動、體育游戲與健康、籃球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備案的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重點智庫,1個上海高校智庫,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12個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決策咨詢基地,4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資源化學實驗室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資源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光化學能源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97]
全國德育協同創新中心:全國大中小學課程德育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9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教師教育中心
上海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計算科學、比較語言學、國際與比較教育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應用語言學研究所、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全球城市與世界文明傳承研究基地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研究、稀土功能材料、植物分子科學
上海市重點智庫: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
上海高校智庫:國際城市教育發展智庫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科學計算、分子影像探針與傳感器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植物種質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綠色能源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海師范大學分中心
市級研究會:上海市毛澤東思想研究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風險辨識項目部開放平臺:GRIP-上海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研究中心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批準的研究機構:中國創意產業研究所
中國銀行實驗基地:中國銀行上海師范大學科技金融實驗基地
中國旅游研究院外設研究機構:中國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
上海市旅游局批準的研究機構:上海旅游標準化研究中心(上海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上海旅游法制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平臺(部分)
上海師大旅游規劃與發展研究院 | 上海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 | 光啟國際學者中心 | 中國周邊問題研究院 |
全球資本創新研究院 | 國學與中國思想高等研究院 |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 語文課程研究基地 |
廣播電視與融合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 謝晉影視藝術研究中心 | 新廣告研究中心 | 現代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
世界電影研究中心 | 宋史研究中心 |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心 | 女性研究中心 |
德育課程研究中心 |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 | 外國文學研究中心 | 中德教育研究與協作中心 |
愛爾蘭文學研究中心 | 藝術研究中心 | 青年文化研究中心 | 比較政黨研究中心 |
漢書藝術中心 | 肖像創作中心 | 漆藝與漆畫藝術研究中心 | 兒童藝術創意與研究中心 |
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 | 中國劉易斯·芒福德研究中心 | 統戰理論研究中心 | 中國勞動問題研究中心 |
植物分子科學研究中心 |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 經濟倫理研究中心 | 中國非物質傳承研究中心 |
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 唐詩學研究中心 | 公眾史學研究中心 | 中國禮制史研究中心 |
預防職務違紀違法犯罪研究中心 | 中醫翻譯國際研究中心 | 中國評彈研究中心 | 空間金融研究中心 |
城市地圖研究中心 | 法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陶行知研究中心 | 經濟哲學研究中心 |
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 | 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 | 中歐城市比較研究中心 |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
數字社區與智能家居中心 | 絲綢之路研究中心 | 亞洲學研究中心 |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
城市水環境污染控制研究中心 | 天體物理聯合研究中心 | 計算語言學研究中心 | 都市社會工作研究中心 |
城市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跨學科研究中心 | 科技策劃與傳播中心 | 數字傳媒藝術研究中心 |
中澳國家公園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 城市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 | 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 | 科學教育研究中心 |
動力系統與應用聯合研究中心 | 中以創新中心 | 文學研究所 | 古籍整理研究所 |
信息資源研究中心 |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 哲學與跨文化研究所 | 數學科學研究所 |
魔訊視頻感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 敦煌學研究所 | 應用化學研究所 | 應用生態研究所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 | 教育科學研究所 | 催化研究所 | 工程食品研究所 |
仿生合成與新藥創制研究中心 | 心理學研究所 | 小學教育研究所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
慈善與志愿者服務研究中心 | 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 | 學科教育研究所 | 美學與美育研究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研究所 | 現代教育研究所 | 數學認知研究所 | 法治與人權研究所 |
上海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研究所 | 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 |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 | 微生物與免疫研究所 |
新技術應用開發研究所 | 學校體育研究所 | 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研究所 | 汽車與動力技術研究所 |
工程結構防震減災與安全研究所 | 遺傳研究所 | 物理教育研究室 | 有機合成研究室 |
智能計算與圖像處理研究所 | 化學教育研究室 | 應用物理研究室 | 電化學研究室 |
數控加工與裝備技術研究所 | 心理學重點實驗室 | 磁浮技術研究所 | 梅子涵兒童文學工作室 |
兒童文學研究所 | 機電控制研究所 | 中日人文地理與區域創新研究所 | |
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 光電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 孢子植物與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 |
城市生態與環境修復重點實驗室 | 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 精密機電系統與控制技術工程中心 | |
人力資源研究中心 | 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 |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勁馬車輛產學研研究所 | |
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 | 教育形象與文化研究中心 | 心理測評中心 | 中小學教育實驗研究所 |
上海-MSU生涯與工作心理學研究中心 | 語言研究所(比較語言學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