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力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上海電力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共有在編教職工1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9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51.26%;入選高端人才、教育部高端人才獎勵計劃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優秀骨干教師稱號1人;擁有上海市教學團隊2個,入選高端人才2人、教育部優秀人才獎勵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上海市“高端人才”1人,上海市領軍人才1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上海市教學名師3人,上海“高端人才”(“青年高端人才”)特聘教授13人;另有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6人,上海市寶鋼優秀教師獎10人,上海市育才獎28人次、上海市教學團隊4個。
類別 | 名錄 |
---|---|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 李和興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 梅柏杉 |
高端人才 | 邵立冬 |
全國優秀教師 | 符楊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潘衛國、劉海梅、張大全 |
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 | 張建平 |
上海市“高端人才”特聘教授 | 朱群志、姚偉峰、趙晉斌、任洪波、陳文博、劉方、楊海申 |
青年高端人才 | 劉建峰、龐成鑫 |
上海市曙光學者 | 閔宇霖、李東東、劉永生、吳江、徐群杰、李永光、任建興、楊秀 |
光明學者 | 林順富、蘇向敬 |
上海市教學團隊 | 《電力系統分析》教學團隊(韋鋼)《運籌學》教學團隊(施泉生)流體機械教學團隊(姚秀平)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教研室(任建興) |
上海市精品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所屬部門 |
1 | 過程控制系統設計 | 自動化工程學院 |
2 | 熱力設備水質控制 | 環境與工程學院 |
3 | 運籌學 | 經管學院 |
4 | 計算機硬件技術 | 自動化學院 |
5 | 定向越野 | 體育部 |
6 | 汽輪機原理 |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7 | 高等數學 | 數理學院 |
8 | 給水處理工程 |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9 | FPGA 應用開發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10 | 電力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11 | 傳熱學 |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12 | 發電廠電氣主系統 | 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13 | 鍋爐原理 |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14 | 數據庫原理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15 | 多媒體技術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16 | 電機學 | 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17 | 電力系統分析 | 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18 | 數字電子技術 | 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19 | 電路 | 電力工程系 |
20 | 自動控制原理 | 信息與控制技術系 |
21 | 大學物理 | 數理學院 |
22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社會科學部 |
23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 電氣工程學院 |
根據2019年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上海電力大學共有原電力工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上海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臺協同創新中心1個、新能源人才教育技術交流平臺1個、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知識服務平臺1個。
序號 | 基地類型 | 基地名稱 | 批準建設時間 | 批準單位 |
1 | 原電力工業部重點實驗室 | 上海電力學院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實驗室 | 1999年 | 國家電力公司 |
2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電站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 2007年 | 上海市科委 |
3 |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電力腐蝕控制與應用電化學重點實驗室 | 2008年 | 上海市教委 |
4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熱交換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8年 | 上海市科委 |
5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電力能源轉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0年 | 上海市科委 |
6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防腐蝕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0年 | 上海市科委 |
7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發電環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1年 | 上海市科委 |
8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綠色能源并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3年 | 上海市科委 |
9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電力材料防護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 2014年 | 上海市科委 |
10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發電過程智能管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4年 | 上海市科委 |
11 | 上海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高校高效電能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14年 | 上海市教委 |
12 | 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臺協同創新中心 | 上海智能電網技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 2015年 | 上海市教委 |
13 | 新能源人才教育技術交流平臺 | 上海新能源人才技術教育交流中心 | 2015年 |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
14 | 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一帶一路能源電力管理與發展戰略研究基地 | 2016年 | 上海市教委 |
15 | 上海市知識服務平臺 | 上海電力安全技術研究中心 | 2017年 |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
17 |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8年 | 上海市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