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教師總數1947人,專任教師1867人,其中教授196人、副教授554人,外聘教師160人,生師比17.3:1。學校擁有雙聘院士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人,遼寧省攀登學者5人,遼寧省特聘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86人,3名教師被確定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名教師榮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獎,60余名教師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名教師被確定為省級學科帶頭人,26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43名教師被確定為千層次人選,31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中青年骨干教師。
學校一批教師分別被確定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國家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及各類學會與學術期刊編委會委員。學校聘請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作為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如著名數學家汪培莊,牛津大學終身教授由衷,世界數據分析學創始人操龍兵,南非工程院和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夏小華,美國韋伯州立大學樂桃文、萬樂教授
教學團隊及示范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 | ||
教學團隊名稱 | 學院名稱 |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教學團隊 | 力學與工程學院 | |
省級教學團隊 | ||
序號 | 教學團隊名稱 | 學院名稱 |
1 | 安全工程教學團隊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2 | 工程訓練教學團隊 | 機械工程學院 |
3 |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團隊 | 機械工程學院 |
4 | 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學團隊 |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
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工商管理學院 |
6 | 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理學院 |
7 | 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團隊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8 | 高等學校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 礦業學院 |
9 | 礦物資源工程專業課教學團隊 | 礦業學院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
示范中心名稱 | 學院名稱 |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 | 力學與工程學院 |
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煤炭行業煤礦重大動力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研究中心、國家煤礦開采與安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國家大學科技園(教育部、科技部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86] 、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87]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科技支撐平臺、18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06億元。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
實驗室名稱 | 學院名稱 | ||
礦山熱動力災害與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組建)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
名稱 | 礦山液壓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
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研究中心 | |||
實驗室分類 | 實驗室名稱 | 學院名稱 | |
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國家級中心實驗室 | 礦山通風技術基礎研究實驗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 |||
名稱 | 煤礦重大動力災害及火災防控技術科技研發平臺 | ||
煤炭行業協同創新中心 | |||
名稱 | 煤礦重大動力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 ||
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 | |||
序號 | 名稱 | ||
1 | 煤礦重大動力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 ||
2 | 遼寧煤礦采掘裝備與液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
3 | 工程科學計算協同創新中心 | ||
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 |||
序號 | 名稱 | ||
1 | 高端綜采裝備動力學測試與大數據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 ||
2 | 礦山火災監測與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 ||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序號 | 名稱 | ||
1 |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遼寧遙感技術應用中心 | ||
2 | 遼寧省礦山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3 | 遼寧省液壓傳動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4 | 遼寧省采礦與礦物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5 | 遼寧省煤制天然氣工程中心 | ||
6 | 遼寧省化石能源低碳工程研究中心 | ||
7 | 遼寧省數字化礦山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8 | 遼寧省礦山安全數據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9 | 遼寧省地礦工程特種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
10 | 煤炭行業礦物材料與礦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
11 | 礦山動力災害防控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
遼寧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臺 | |||
序號 | 名稱 | ||
1 | 煤礦液壓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
2 | 煤炭資源安全開采與潔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 |||
序號 | 實驗室分類 | 實驗室名稱 | 學院名稱 |
1 | 部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煤炭工業采礦工程重點實驗室 | 礦業學院 |
2 | 部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煤炭工業礦山機械工程重點實驗室 | 機械工程學院 |
3 | 部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煤炭工業測量工程重點實驗室 |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
4 | 部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煤炭工業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5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煤礦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6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大型工礦裝備實驗室 | 機械工程學院 |
7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 力學與工程學院 |
8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 | 礦業學院 |
9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實驗室 |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
10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導航與位置信息服務實驗室 |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
11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 | 機械工程學院 |
12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實驗室 |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
13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信息與管理工程實驗室 | 工商管理學院 |
14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礦山沉陷災害防治實驗室 | 土木工程學院 |
15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工礦電氣設備與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 |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
16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 力學與工程學院 |
17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 | 礦業學院 |
18 |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 采礦工程實驗室 | 礦業學院 |
校級研究院(所)
研究院(所)名稱 | |||
礦山災害治理研究院 | 計算力學研究所 | 時空分析與建模研究中心 | 工程與環境研究所 |
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 | 會計研究院 | 爆破技術研究院 | 水土保持生態研究院 |
資源開發利用新技術與裝備研究院 | 礦物加工與利用設計研究院 | 管理工程研究院 | 沖擊地壓研究院 |
職業安全與健康工程研究院 | 耐磨堆焊材料與工程技術研究院 | 安全工程技術研究院 | 設備診斷與自愈工程研究院 |
化工研究院 | 電氣自動化研究院 | 礦業技術研究院 | 地質調查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