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大連交通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913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324人,博士生導師6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約占教師總數的90%。同時,學校擁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4人、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人、省特聘教授7人、省優秀專家2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人選者1人、省百千萬層次人選77人、省部級優秀教師8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6人,省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5人,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3個。
中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 | 何衛東 |
中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 | 關天民、丁志敏、樊志新、張志榮、何衛東、馬云東、李明海、邱明輝、楊鑫華、高 飛 |
中國全國優秀教師(2人) | 萬朝燕、丁志敏 |
中國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人) | 郭方準 |
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人) | 張志華、郭方準 |
遼寧省特聘教授(7人) | 任瑞銘、何衛東、馬云東、關天民、楊鑫華、陳秉智、鄧武 |
遼寧省優秀專家(2人) | 馬云東、郭方準 |
遼寧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人選(1人) | 鄭君民 |
遼寧省教學團隊(6個) |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大學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團隊、工程訓練教學團隊、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團隊 |
2013年學校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17年獲遼寧省教育廳批準建設遼寧省高等學校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研究院。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 | 軌道交通裝備設計與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 |
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 | 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 | 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 |
遼寧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臺(1個) | 現代軌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 |
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 | 遼寧省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高速動車組制造與運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遼寧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 | |
遼寧省高等學校光電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遼寧省高等學校連續擠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遼寧省重大裝備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遼寧省現代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 | 遼寧省運動與康復器械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軌道交通裝備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新能源電池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軌道交通關鍵材料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6個) | 遼寧省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高等學校人機工程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高等學校載運工具先進技術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高等學校無機超細粉體制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高等學校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高等學校軌道交通關鍵材料重點實驗室 | |
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基地(1個) | 遼寧省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