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中國政法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擁有教師968人,教學科研崗教師中教授307人,博士生導師201人、碩士生導師613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25%。截至2016年12月底,學校有5位終身教授;有5人榮獲“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稱號,有8人榮獲“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稱號,1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人榮獲“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7人榮獲“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獎”;1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長江學者青年項目;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42人,4人入選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人入選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終身教授:江平、陳光中、張晉藩、李德順、應松年
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江平、張晉藩、陳光中、潘漢典、巫昌禎等
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黃進、趙旭東、馬懷德、薛虹、曹明德、薛剛凌等
全國優秀教師:江平
高校青年教師獎:朱勇等
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獎:田力男 、李立 、趙卯生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羅納德·J·艾倫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趙旭東、于志剛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法商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教學團隊:法制史教學團隊、西方政治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法學實踐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法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
中國政法大學精品課程名單
類型 | 課程名稱 | 獲獎及評定年份 | 所屬專業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2006 | 政治學 |
中國法制史 | 2006 | 法學 |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07 | 法學 | |
商法學 | 2007 | 法學 | |
民法學 | 2008 | 法學 | |
刑事訴訟法學 | 2009 | 法學 | |
憲法學 | 2009 | 法學 | |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 | 海商法 | 2003 | 法學 |
中國法制史 | 2004 | 法學 | |
民法 | 2005 | 法學 | |
國家賠償法學 | 2006 | 法學 | |
商法學 | 2006 | 法學 | |
經濟法總論 | 2007 | 法學 | |
國際法 | 2007 | 法學 | |
憲法學 | 2009 | 法學 | |
國際司法 | 2009 | 法學 | |
刑法案例研習 | 2010 | 法學 | |
中國社會 | 2010 | 社會學 |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法律邏輯 | 2012 | 法學 |
法律英語與法律文化 | 2014 | 英語 |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16 | 法學 |
商法學 | 2016 | 法學 |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2016 | 政治學 | |
中國法制史 | 2016 | 法學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人權研究院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
其他在編科研機構:比較法學研究院、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質量評估中心、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公司法與投資保護研究所
新型研究機構:資本金融研究院、仲裁研究院、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制度學研究院、國家監察研究院、網絡法學研究院、法治經濟研究院、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國際法治研究院
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馬克思主義與全面依法治國協同創新中心、
其他協同創新中心:全球治理與國際法治協同創新中心、知識經濟與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人權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政府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