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中國戲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4月,學院共有272名專任教師,其中有4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導師經歷,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4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達到74%;有北京市“長城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等10人,有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市教學名師8位;先后引進了傅謹、謝柏梁、張火丁等特聘教授及學科帶頭人和其他高層次人才,同時聘請中國國內外專家、學者、藝術家來院任教。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沈世華、鈕驃、宋丹菊、謝銳青、蔡英蓮、周龍
北京市教學名師:冉常建、謝柏梁、陳琪、李威、李艷艷、舒桐、顏全毅等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入選時間 |
---|---|---|
戲曲導演專業(方向)教學團隊 | 裴福林 | 2007年 |
戲曲研究與寫作教學團隊 | 謝柏梁 | 2008年 |
國際文化交流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 林一 | 2009年 |
京劇表演專業(方向)教學團隊 | 周龍 | 2010年 |
國家級精品課程:戲曲主修劇目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京劇經典劇目鑒賞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中國戲曲舞美教學創新試驗區
北京市特色專業:表演(京劇表演)、表演(京劇器樂)、戲曲舞臺設計
北京市文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戲劇戲曲學
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動漫戲劇實驗教學中心、舞臺實踐教學中心
藝術成果
從2003年至2006年,學院共從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取得科研立項課題48項,科研經費總額達350萬元。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2004年以來,教師共申請并獲批北京市教委各類科研項目24項、獲省、部級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共2項(二等、三等獎各1項),科研經費80.4萬元;2006年以來,學院共取得各類科研立項10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55項,國家級課題六項,國家重大課題一項。
學院創作改編的《白蛇傳》、《對花槍》、《岳云》、《杜十娘》、《張協狀元》、《悲慘世界》、《紅色娘子軍》、《還魂三疊》、《長征組歌》、《梅蘭霓裳》等作品,獲得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提名獎、全國優秀劇目獎、國際戲劇協會(ITI)音樂戲劇獎等獎項。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中國戲曲音樂學會、中國戲曲導演學會兩個國家一級學會;獲批建立“北京戲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基地”;成立了戲曲研究所、跨文化交流與管理研究所、戲曲文獻研究所、中國喜劇美學研究所、傳統戲曲與陶藝研究所等校級研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