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更新時間:2025-07-14 19:19:03發布時間:2022-01-21 11:50:33
高考填報志愿時,中國農業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中國農業大學師資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5人):石元春、李季倫、吳常信、陳文新、武維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7人):石元春、曾士邁、汪懋華、戴景瑞、李寧、康紹忠、李德發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6人):李勝利、段長青、韓建國、曹兵海、楊寧、秦應和
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動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農村區域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類、化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動物科學專業遺傳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常信)、機械設計制造系列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李偉)、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彩萬志)、作物遺傳育種學教學團隊(劉慶昌)
北京市級教學團隊 (4個):生物化學教學團隊(劉國琴)、土壤和土地資源利用教學團隊(李保國)、農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周志強)、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孫振鈞)
國家級精品課程(23門)
序號 | 課程名 | 負責人 | 所在學院 | 獲批年份 |
1 | 《獸醫寄生蟲學》 | 劉群 | 動物醫學院 | 2003年 |
2 | 《普通遺傳學》 | 劉慶昌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2004年 |
3 | 《動物系統解剖學》 | 陳耀星 | 動物醫學院 | 2004年 |
4 | 《動物育種學》 | 張沅 | 動物科技學院 | 2005年 |
5 | 《動物遺傳學》 | 吳常信 | 動物科技學院 | 2006年 |
6 | 《作物育種學》 | 孫其信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2006年 |
7 | 《機械制造工程學》 | 李偉 | 工學院 | 2006年 |
8 | 《獸醫免疫學》 | 楊漢春 | 動物醫學院 | 2007年 |
9 | 《普通昆蟲學》 | 彩萬志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2007年 |
10 | 《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 滕可導 | 動物醫學院 | 2007年 |
11 | 《家畜繁殖學》 | 朱士恩 | 動物科技學院 | 2009年 |
12 | 《獸醫外科學》 | 林德貴 | 動物醫學院 | 2009年 |
13 | 《草地學》 | 韓建國 | 動物科技學院 | 2009年 |
14 | 《土壤學》 | 李保明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09年 |
15 | 《設施農業工程工藝》 | 李保明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09年 |
16 | 《獸醫寄生蟲學》 | 索勛 | 動物醫學院 | 2009年 |
17 | 《農業推廣學》 | 高啟杰 | 人文與發展學院 | 2009年 |
18 | 《觀賞植物采后生理與技術》 | 高俊平 | 農學院 | 2010年 |
19 | 《植物生物學》 | 邵小明 | 生物學院 | 2010年 |
20 | 《中獸醫學》 | 許劍琴 | 動物醫學院 | 2010年 |
21 | 《農業機械化生產學》 | 李洪文 | 工學院 | 2010年 |
22 | 《農業經濟學》 | 李秉龍 | 經濟管理學院 | 2010年 |
23 | 《農村社會學》 | 朱啟臻 | 網絡學院 | 2010年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
時間 | 名稱 | 負責人 | 學院 |
2007 | 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 夏國良 | 生物學院 |
2009 |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姜微波 | 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
2012 | 機械與農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毛恩榮 | 工學院 [32] |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
時間 | 名稱 | 負責人 | 學院 |
2005 | 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 夏國良 | 生物學院 |
2006 |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 周志強 | 理學院 |
2007 | 植物生產類實驗教學中心 | 劉慶昌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2009 |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姜微波 | 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
2010 | 水利與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李保明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