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北京化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2月,學,F有教職工25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3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8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13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8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獲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69人。
稱號 | 名錄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 段雪、楊萬泰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 陳建峰、高金吉、譚天偉 |
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 | 袁權 |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 毛炳權、孫優賢 |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劉振宇、楊萬泰、陳建峰、譚天偉、閆壽科、陳標華、張立群、仲崇立、甘志華、何靜、余樂安、孫曉明、王峰、于中振、衛敏、李峰、徐福建、汪樂余、初廣文等 |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勵杭泉、楊屹 、蘇海佳 |
“973”首席科學家 | 譚天偉、劉振宇、高金吉、張立群等 |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張立群等 |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 湯鈴等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 | 蘇海佳、田明、劉大歡、李想、王潔欣、湯鈴等 |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張常群、楊祖榮、楊屹、勵杭泉、譚天偉 |
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 | 李成岳、楊衛民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段雪、譚天偉、楊萬泰、陳建峰、張立群、高正明、邱介山、袁其朋、吳一弦、楊衛民、仲崇立、徐福建、田明 |
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 段雪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 | 吳一弦、尹梅貞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 仲崇立、吳一弦、衛敏、陳建峰等 |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 譚天偉、袁其朋、于廣鎖、余樂安等 |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 | 楊萬泰、陳建峰、李效玉、仲崇立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 陳標華、文利雄、武德珍、吳一弦、宋懷河、李其方、李峰、何靜、張衛東、楊小平、楊為民、趙勁松、衛敏、袁其朋、曹達鵬、鄧建平、付志峰、荊堅、雷志剛、劉力、邱兆斌、陶霞、曹兵、黨智敏、邵磊、王峰、張法智、于中振、田明、馮嵬、密建國、吳衛澤、孫曉明、靳其兵、楊文勝、宋宇飛、吳友平、徐福建、張潤鐸、張志華、任鐘旗、石峰、蘇海佳、汪樂余、王克儉、尹梅貞、蔡晴、何亞東、劉清雅、劉志平、陸軍、呂超、王文才、魏蕓、劉軍楓、楊晶、陽慶元、李健、李征、劉海梅、王華慶、王潔欣、隋剛、盧詠來、李慧慧、李想、劉志明、盧濤、王友清、張燚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聚合物工程教學團隊(2009年) |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2010年) | |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 |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