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干貨:一篇文章帶你了解美國套磁核心內容!
眾所周知,套磁是學生申請美國留學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于能否順利申請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套磁呢?套磁的目的是什么呢?套磁該選擇什么樣的對象才能套磁成功呢?下面是一位大牛的干貨點評,請準備收走吧。
1.什么是“套磁”?
“套磁”是留學申請者較為熟悉的一個術語,專指留學申請者和申請學校的有關教授通過Email聯系,并通過聯系達到增加自己被錄取和獲得獎學金的機會。
通常來說,使用“套磁”申請博士要比申請碩士有用,因為碩士是沒有導師帶的;申請理工科比文科有用,因為對于理工科的同學,你所拿到的獎學金其實就是教授的研究經費的一部分,因此與其說是學校給你發獎學金不如說是教授給你發。而對于文科,情況完全不同,研究經費一般由院系決定,教授可以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2.為什么要“套磁”?
1)爭取獎學金。
個人聯系雖然不是申請所必需的,卻是很重要的。海外求學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時間和金錢,自費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在獎學金的爭取上,有“套磁”的必要性。
在各種獎學金中,TA&RA這種資助應該說是全球范圍最普遍的。TA是院系招生辦根據申請者在教學能力上表現出的條件給出的,影響這個獎學金的主要因素是你的口語能力包括推薦信中所涉及的內容。RA的決定權在教授手里,在審材料的過程中,如果某個教授對你表示出了強烈的興趣,一般會從這個教授那里得到RA,也就是為教授打工的機會,這是所有獎學金中唯一和教授直接相關的,因此“套磁”也很有必要。
2)精確定位選校
“套磁”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和教授、同學的聯系,加上專業的咨詢,可以篩選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定位自己最適合的專業和方向。
3.“套磁”更適合理工科學生;本科“套磁”效果沒有碩士強
“套磁”當然人人都可以做,但是效果不會都一樣,特定的專業/背景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來說,理工科學生“套磁”意義最大,尤其是要做項目的,進實驗室的。而文科“套磁”比較起來重要性就沒有那么大。
另外,由于學業時間和內容的限制,本科生“套磁”的效果就沒有研究生強。因為后者已經有確定的方向和實踐的經驗,與教授溝通和探討起來順暢得多,成功幾率非常大;而前者只能把握專業的大體內容,表達某方面的興趣以及表現自己的潛力。
4.“套磁”的對象
一般來說,學校里的教授分為以下幾種:
1)Professor(教授):年紀一般比較大,看過的“套磁”信也是多如牛毛,而且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招生習慣,一般如果他對你感興趣的話,一天之內就會回信,在這種情況下,你希望很大。如果他遲遲不回的話,就代表你基本沒戲了。
2)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處世靈活,要求又高,當然這種類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自我表現得宜是關鍵。
3)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啟動資金,需要人干活,而且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招生習慣,所以跟助理教授“套磁”成功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
建議“套磁”排序為:招過本校學生的教授>助理教授>老教授>副教授。這只是就統計結果得出來的一般性排序,事實上大部分碩士生都是由助理教授帶的,博士生就是由教授帶的。此外,一定要找和自己研究方面相似或相同的教授,經歷相似的更好。
5.如何“套磁”?
第一階段:第一封Email
主要目的:詢問是否招生(其實就是委婉的問有沒有錢),簡單介紹自己的興趣和背景。之所以把第一封Email單獨分為一個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第一封Email寫不好,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回復,接下來的套磁也就石沉大海。
第二階段:發Resume
主要目的:通過Resume展示你unique的一面,最好能讓Prof.眼前一亮。當第一封Email發出后,最好的回復就是Prof今年招人,而且對你的背景比較有興趣,向你索要Resume,確定背景是否match。
第三階段:電面
當Prof看過你的Resume后,對你的背景有了大致的印象。如果他覺得你的背景合適,會提出電面要求或是給你出一些問題進一步考察你的背景的。這是你給Prof留下良好的印象,爭取到offer的最佳時機。一般工科的RA的發放都是由Prof根據手上的Funding決定的,因此成功的電面往往是能否拿到offer的關鍵。
套磁沒有特別的捷徑,一般來說美國教授做一個研究大部分一定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所以你要投其所好,抓住他的關注點,學術興趣點,了解他所發表過的論文,因為無論是文科還是我們的理工科一篇論文亮點一般只集中一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