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模塊精選練習(5月23日)
更新時間:2025-07-23 01:52:03發布時間:2021-11-22 17:26:49
1、西伯利亞的房屋一般都是歪歪斜斜的,這是因為( )。
A. 地震災害嚴重
B. 地理和氣候因素決定的
C. 木頭房子容易被風吹斜
D. 符合當地的建筑風格
2、如果很難向一側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 )。直到流勢明顯減緩后,再向一側努力游出。如果已經( ),應不失時機地大聲疾呼或發出其他有效求救信號。
依次填入括號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因勢利導 筋疲力盡
B. 隨波逐流 力不從心
C.左右逢源 計窮力竭
D.見風使舵 殫精竭力
3、當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就會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就是“光污染”。在家里,過于光亮的釉面墻磚、墻上裝飾的明晃晃的鏡面,閃爍的電視屏幕,以 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閃光的大樓玻璃幕墻,夜晚如彩虹般閃爍的霓虹燈、商場招牌、燈光廣告,都是光污染。曾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 染中,而且人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說明( )。
A. 光輻射都是光污染
B. 光污染發生在夜晚
C. 光污染發生在公共場所
D. 光污染目前很嚴重
4、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 B. C.
D.
5、根據下列表格資料,回答問題: (1)、2007年城鎮居民就業率最高的是( )。
A. 北京
B. 深圳
C. 大連
D. 烏魯木齊
(2)、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 )。
A. 人均月收入越高,人均消費支出也就越高
B. 就業者負擔人數越多,則人均月收入越高
C. 人均消費支出越高的家庭人口越少
D. 人均可支配收入肯定大于人均消費支出,但一定小于人均實際月收入
(3)、人均月收入、人均月消費支出均最高的是哪個城市?( )
A. 北京
B. 大連
C. 上海
D. 深圳
(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越過1500元的城市有多少個?( )
A. 3
B. 4
C. 5
D. 6
(5)、 城鎮居民每戶月總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 5倍以上的城市為?( )
A. 北京
B. 深圳
C. 上海
D. 杭州
答案及詳細解析
1、解析: 本題屬于地理常識題。西伯利亞在北極圈范圍內,月平均氣溫在-45℃以下,最低時曾達到過-71℃,這里的建筑物基本都是建在凍土層上面,隨著氣候上升凍土融化,地基就變得十分松軟,由于各部分受力不均,房屋也就東倒西歪了。故答案為B。
2、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辨析題。根據句意可知句子是在講游泳時遇到急流應如何應對,結合第一空前的“漂浮”可知第一空應選“隨波逐流”,即要跟隨水勢,不要有無謂的 行動。由此可以判斷本題選B.再將第二空代入驗證確定B項正確。(“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于實現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隨波逐流”指隨 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也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左右逢源”指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有時也用來諷刺為人圓滑,善于投機。“見風使舵”指看風向轉發動舵。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筋疲力盡”指精神疲 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力不從心”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計窮力竭”指計謀、力量都用盡了;“殫精竭慮”指盡心竭力。第一空 用“隨波逐流”是用其本義,其他三個成語均不合適。第二空對應的四個成語中只有“力不從心”強調的是力量不足,和原句所表達的意思一致。)故答案為B。
3、解析: 本題考查主旨概括。文段首先介紹了“光污染”的概念,接著闡明了能夠產生光污染的諸多渠道,最后一句進一步強調全球光污染現象嚴重。由此可見,全文重在說 明光污染現象嚴重。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材料第一句解釋了光污染是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產生的,排除A。第二句中“白天大街上熠熠閃光的大樓玻璃幕墻”說 明白天也會有光污染,排除B。第二句中“在家里,過于光亮的釉面墻磚、墻上裝飾的明晃晃的鏡面”說明在家里也有光污染,排除C。A、B、C三項不僅表述有 誤,且皆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所以不是答案。故正確答案為D。
4、解析: 本題考查圖形的數量關系。第一套圖形的規律為直線和曲線的交點數為1個,第二套圖形直線與曲線的交點數的個數為2個。故答案為D。
5、
(1)、解析: 選項中四個城市城鎮居民就業率分別為:北京:1.6/2.9×100%≈55%;深圳:1.7/3.2×100%≈53%;大連:1.6/2.9×100%≈55%;烏魯木齊:1.7/2.8×100%≈61%。故答案為D。
(2)、解析: 人均消費支出與當地消費水平高低和人們消費習慣等有關,與人均月收入多少無必然聯系,選項A說法錯誤。B、C兩項從表格數據也無法得出,選項D符合表格所反映的數據特點。故答案為D。
(3)、解析: 北京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865.1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187.9元;
大連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269.8元,人均消費支出為946.5元;
上海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884.0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505.3元;
深圳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2748.8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859.4元。故答案為D。
(4)、解析: 城鎮居民可支配月收入超過15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故答案為A。
(5)、解析: 全國城鎮居民每戶月收入為:1425.4×1.5=2138.1(元),它的1.5倍為2138.1×1.5≈3207(元),則可以得到以下結構:只要 平均每人實際月收入超過2138元,且平均每戶就業人口超過1.5人,則該城市城鎮居民月總收入就一定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從表中數據,可以知道 深圳滿足該條件。故答案為B。
想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可以登陸注冊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學習
A. 地震災害嚴重
B. 地理和氣候因素決定的
C. 木頭房子容易被風吹斜
D. 符合當地的建筑風格
2、如果很難向一側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 )。直到流勢明顯減緩后,再向一側努力游出。如果已經( ),應不失時機地大聲疾呼或發出其他有效求救信號。
依次填入括號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因勢利導 筋疲力盡
B. 隨波逐流 力不從心
C.左右逢源 計窮力竭
D.見風使舵 殫精竭力
3、當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就會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就是“光污染”。在家里,過于光亮的釉面墻磚、墻上裝飾的明晃晃的鏡面,閃爍的電視屏幕,以 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閃光的大樓玻璃幕墻,夜晚如彩虹般閃爍的霓虹燈、商場招牌、燈光廣告,都是光污染。曾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 染中,而且人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說明( )。
A. 光輻射都是光污染
B. 光污染發生在夜晚
C. 光污染發生在公共場所
D. 光污染目前很嚴重
4、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 B. C.
D.
5、根據下列表格資料,回答問題: (1)、2007年城鎮居民就業率最高的是( )。
A. 北京
B. 深圳
C. 大連
D. 烏魯木齊
(2)、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 )。
A. 人均月收入越高,人均消費支出也就越高
B. 就業者負擔人數越多,則人均月收入越高
C. 人均消費支出越高的家庭人口越少
D. 人均可支配收入肯定大于人均消費支出,但一定小于人均實際月收入
(3)、人均月收入、人均月消費支出均最高的是哪個城市?( )
A. 北京
B. 大連
C. 上海
D. 深圳
(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越過1500元的城市有多少個?( )
A. 3
B. 4
C. 5
D. 6
(5)、 城鎮居民每戶月總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 5倍以上的城市為?( )
A. 北京
B. 深圳
C. 上海
D. 杭州
答案及詳細解析
1、解析: 本題屬于地理常識題。西伯利亞在北極圈范圍內,月平均氣溫在-45℃以下,最低時曾達到過-71℃,這里的建筑物基本都是建在凍土層上面,隨著氣候上升凍土融化,地基就變得十分松軟,由于各部分受力不均,房屋也就東倒西歪了。故答案為B。
2、解析: 本題屬于成語辨析題。根據句意可知句子是在講游泳時遇到急流應如何應對,結合第一空前的“漂浮”可知第一空應選“隨波逐流”,即要跟隨水勢,不要有無謂的 行動。由此可以判斷本題選B.再將第二空代入驗證確定B項正確。(“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于實現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隨波逐流”指隨 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也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左右逢源”指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有時也用來諷刺為人圓滑,善于投機。“見風使舵”指看風向轉發動舵。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筋疲力盡”指精神疲 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力不從心”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計窮力竭”指計謀、力量都用盡了;“殫精竭慮”指盡心竭力。第一空 用“隨波逐流”是用其本義,其他三個成語均不合適。第二空對應的四個成語中只有“力不從心”強調的是力量不足,和原句所表達的意思一致。)故答案為B。
3、解析: 本題考查主旨概括。文段首先介紹了“光污染”的概念,接著闡明了能夠產生光污染的諸多渠道,最后一句進一步強調全球光污染現象嚴重。由此可見,全文重在說 明光污染現象嚴重。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材料第一句解釋了光污染是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產生的,排除A。第二句中“白天大街上熠熠閃光的大樓玻璃幕墻”說 明白天也會有光污染,排除B。第二句中“在家里,過于光亮的釉面墻磚、墻上裝飾的明晃晃的鏡面”說明在家里也有光污染,排除C。A、B、C三項不僅表述有 誤,且皆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所以不是答案。故正確答案為D。
4、解析: 本題考查圖形的數量關系。第一套圖形的規律為直線和曲線的交點數為1個,第二套圖形直線與曲線的交點數的個數為2個。故答案為D。
5、
(1)、解析: 選項中四個城市城鎮居民就業率分別為:北京:1.6/2.9×100%≈55%;深圳:1.7/3.2×100%≈53%;大連:1.6/2.9×100%≈55%;烏魯木齊:1.7/2.8×100%≈61%。故答案為D。
(2)、解析: 人均消費支出與當地消費水平高低和人們消費習慣等有關,與人均月收入多少無必然聯系,選項A說法錯誤。B、C兩項從表格數據也無法得出,選項D符合表格所反映的數據特點。故答案為D。
(3)、解析: 北京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865.1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187.9元;
大連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269.8元,人均消費支出為946.5元;
上海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1884.0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505.3元;
深圳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為2748.8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859.4元。故答案為D。
(4)、解析: 城鎮居民可支配月收入超過15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故答案為A。
(5)、解析: 全國城鎮居民每戶月收入為:1425.4×1.5=2138.1(元),它的1.5倍為2138.1×1.5≈3207(元),則可以得到以下結構:只要 平均每人實際月收入超過2138元,且平均每戶就業人口超過1.5人,則該城市城鎮居民月總收入就一定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從表中數據,可以知道 深圳滿足該條件。故答案為B。
想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可以登陸注冊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