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判斷精選練習(5月20日)
更新時間:2025-07-23 02:45:07發布時間:2021-11-22 16:27:48
1、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克雷伯氏菌能引起多種疾病和感染,同時各種抗生素往往又對它們無可奈何,這些令人色變的細菌因而被稱為超級細菌,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微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不僅能追蹤MRSA的源頭,而且能追蹤到其他耐藥細菌的源頭,因此,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解決MRSA等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疾病困擾,下列哪些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 超級細菌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
B. 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費用比較高
C. 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為尋找抑制超級細菌的藥物提供線索
D. 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無法殺滅超級細菌
2、羅斯鎮修繕其所有的道路需花費100萬美元,但是在這些道路修繕完成之后的1年內,羅斯鎮可以因此而避免承擔300萬美元的損失,因為這個數目是現在羅斯鎮每年對沒有修繕的道路造成的汽車損害的賠償額。下列哪項如果正確,對以上結論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支持?
A. 與羅斯鎮毗鄰的地區同樣對他們的道路所造成的汽車損害給予賠償
B. 羅斯鎮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修繕后,幾年內不會出現道路損害汽車的情況
C. 如果羅斯鎮要在1年內花費100萬美元用于道路修繕,它就需要提高附加稅
D. 惡劣的氣候給羅斯鎮的道路帶來的損害程度隔年之間相差很大
3、大李和小王是某報新聞部的編輯,該報總編計劃從新聞部抽調人員到經濟部。總裁決定:未經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將不調動兩人。大李告訴總編:“我不同意調 動,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調動。”小王說:“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調動,否則我不同意調動。”如果上述三人堅持各自的決定,則可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
A. 兩人都不可能調動
B. 兩人都可能調動
C. 兩人至少有一人可能調動,但不可能兩人都調動
D. 要么兩人都調動,要么兩人都不調動
4、一方面希望能通過信息技術中的“云服務”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一方面又不想承擔個人信息會被泄露的風險,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項最準確地說明了題干所描述的情況?()
A. 有人不需要承擔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也享受了“云服務”帶來的生活便利,這是可能的
B. 或者選擇不使用“云服務”,或者選擇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這是必然的
C. 如果不使用“云服務”,那么不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是可能的
D. 每個人都不想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這是必然的
5、許多人在與他人發生沖突后,會對其他與沖突對方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產生排斥心理,盡管這種排斥是不理智的。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什么女人更易于對具有某個特征的人產生主觀偏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解釋?()
A. 女人會比男人接觸到更多個性鮮明的人
B. 對于陌生人,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產生排斥心理
C. 女人比男人更善于觀察接觸對象的個人特征
D. 一旦對他人形成偏見,女人主觀上的排斥情緒比男人持續的時間更長
答案及詳細解析
1、解析: 題干論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解決MRSA等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疾病困擾”,是通過說明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追到細菌的源頭來支撐論點的成立。D選項 直接說明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不能殺死超級細菌,即不能解決超級細菌帶來的疾病困擾。將論據和論點的聯系切斷。故D選項可以削弱,選D。A選項說明超級細菌會 變異,但是沒有說明全基因組檢測技術能否殺死超級細菌,因此A選項不能削弱。B選項說“費用較高”為無關選項。C選項說該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為研究提供 線索,屬于加強論證。所以ABC都屬于錯誤選項。故答案為D。
2、解析: 本題論點是羅斯鎮可以避免承擔300萬美元的損失,論據是羅斯鎮每年對沒有修繕的道路造成的汽車損害的賠償額為300萬美元。要使論點成立,.就需要羅斯 鎮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修繕后,幾年內不會出現道路損害汽車的情況,因此,答案為B項。A、C、D均為無關項。故答案為B。
3、解析: 本題屬于翻譯推理題。大李說“我不同意調動,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調動”。小王說“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調動,否則我不同意調動”。顯然兩人僵持不下最終也不 會有結果,即他們都不會同意調動。而總裁決定“未經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將不調動兩人”。所以,兩人都不會調動。故答案為A。
4、解析: 本題考查翻譯推理,邏輯判讀中必考翻譯推理, 題干中的“不可能”是否定的意思,所以題干翻譯即是-(云服務”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且不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根據德摩根等價公式,-(P且Q)=-P或者 -Q ,因此,題干等價于不使用“云服務”或者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故答案為B。
5、解析: 邏輯判斷加強題。題干提出,人們會對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產生偏見,女人當然也會。但結論中說,女人更容易形成偏見。要加強解釋的合理性,必須找到女人相對于 男人的“優勢”。C項如果成立,則說明女人對個人特征的識別更加敏銳,那么也就更容易判斷對一個人是否排斥,從而形成偏見。所以C項是加強解釋的選項。A 項,接觸到的個性鮮明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與沖突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A項不能加強解釋。B項實際上削弱了題干中的解釋。D項與偏見的形成沒有關系,是無關選 項。故答案為C。
更多答題技巧?可以登陸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跟著老師一起學習
A. 超級細菌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
B. 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費用比較高
C. 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為尋找抑制超級細菌的藥物提供線索
D. 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無法殺滅超級細菌
2、羅斯鎮修繕其所有的道路需花費100萬美元,但是在這些道路修繕完成之后的1年內,羅斯鎮可以因此而避免承擔300萬美元的損失,因為這個數目是現在羅斯鎮每年對沒有修繕的道路造成的汽車損害的賠償額。下列哪項如果正確,對以上結論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支持?
A. 與羅斯鎮毗鄰的地區同樣對他們的道路所造成的汽車損害給予賠償
B. 羅斯鎮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修繕后,幾年內不會出現道路損害汽車的情況
C. 如果羅斯鎮要在1年內花費100萬美元用于道路修繕,它就需要提高附加稅
D. 惡劣的氣候給羅斯鎮的道路帶來的損害程度隔年之間相差很大
3、大李和小王是某報新聞部的編輯,該報總編計劃從新聞部抽調人員到經濟部。總裁決定:未經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將不調動兩人。大李告訴總編:“我不同意調 動,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調動。”小王說:“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調動,否則我不同意調動。”如果上述三人堅持各自的決定,則可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
A. 兩人都不可能調動
B. 兩人都可能調動
C. 兩人至少有一人可能調動,但不可能兩人都調動
D. 要么兩人都調動,要么兩人都不調動
4、一方面希望能通過信息技術中的“云服務”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一方面又不想承擔個人信息會被泄露的風險,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項最準確地說明了題干所描述的情況?()
A. 有人不需要承擔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也享受了“云服務”帶來的生活便利,這是可能的
B. 或者選擇不使用“云服務”,或者選擇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這是必然的
C. 如果不使用“云服務”,那么不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是可能的
D. 每個人都不想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這是必然的
5、許多人在與他人發生沖突后,會對其他與沖突對方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產生排斥心理,盡管這種排斥是不理智的。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什么女人更易于對具有某個特征的人產生主觀偏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解釋?()
A. 女人會比男人接觸到更多個性鮮明的人
B. 對于陌生人,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產生排斥心理
C. 女人比男人更善于觀察接觸對象的個人特征
D. 一旦對他人形成偏見,女人主觀上的排斥情緒比男人持續的時間更長
答案及詳細解析
1、解析: 題干論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解決MRSA等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疾病困擾”,是通過說明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追到細菌的源頭來支撐論點的成立。D選項 直接說明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不能殺死超級細菌,即不能解決超級細菌帶來的疾病困擾。將論據和論點的聯系切斷。故D選項可以削弱,選D。A選項說明超級細菌會 變異,但是沒有說明全基因組檢測技術能否殺死超級細菌,因此A選項不能削弱。B選項說“費用較高”為無關選項。C選項說該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為研究提供 線索,屬于加強論證。所以ABC都屬于錯誤選項。故答案為D。
2、解析: 本題論點是羅斯鎮可以避免承擔300萬美元的損失,論據是羅斯鎮每年對沒有修繕的道路造成的汽車損害的賠償額為300萬美元。要使論點成立,.就需要羅斯 鎮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修繕后,幾年內不會出現道路損害汽車的情況,因此,答案為B項。A、C、D均為無關項。故答案為B。
3、解析: 本題屬于翻譯推理題。大李說“我不同意調動,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調動”。小王說“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調動,否則我不同意調動”。顯然兩人僵持不下最終也不 會有結果,即他們都不會同意調動。而總裁決定“未經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將不調動兩人”。所以,兩人都不會調動。故答案為A。
4、解析: 本題考查翻譯推理,邏輯判讀中必考翻譯推理, 題干中的“不可能”是否定的意思,所以題干翻譯即是-(云服務”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且不承擔個人信息被泄露)根據德摩根等價公式,-(P且Q)=-P或者 -Q ,因此,題干等價于不使用“云服務”或者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故答案為B。
5、解析: 邏輯判斷加強題。題干提出,人們會對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產生偏見,女人當然也會。但結論中說,女人更容易形成偏見。要加強解釋的合理性,必須找到女人相對于 男人的“優勢”。C項如果成立,則說明女人對個人特征的識別更加敏銳,那么也就更容易判斷對一個人是否排斥,從而形成偏見。所以C項是加強解釋的選項。A 項,接觸到的個性鮮明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與沖突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A項不能加強解釋。B項實際上削弱了題干中的解釋。D項與偏見的形成沒有關系,是無關選 項。故答案為C。
更多答題技巧?可以登陸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跟著老師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