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申論提分的8大謊言!
“申論就是要會抄材料?”
“得申論者得天下?”
“文科生學習申論更容易上手?更容易高分?”
每一個備考的伙伴,都總會被此類問題所困擾。
“三人成虎”,謊言不僅會扼殺我們對事實的感知能力,更會浪費我們的時間、精力、機會成本。
謊言1:申論,就是抄材料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會抄不會抄”
“我一個考上組織部的同學,沒備考,就是抄材料上的”
“不抄者低分,抄得差者中等分,抄得好者高分”
......
從“傳統名言”的耳濡目染到“上岸師兄”的現身說法,再到部分輔導老師的推波助瀾,讓無數心懷期待、渴望一舉成功的考生熱血沸騰,對此深信不疑。
好運氣、“瞎貓碰到死耗子”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將這種小概率事件當做“發家致富”“脫穎而出”的全部賭注,注定會淪為“醬油男”。
隨著公務員考試的成熟與穩定,申論的考察更多側重于應試者的綜合素養,申論的作答需要深度領會題目的意圖和特點,基于對材料的深度分析和思考,一抄就想得天下,無疑是在侮辱這一相對公平、公正的選拔機制,也暴露了缺少思考能力和判別能力。
花木君認為:申論的作答,是基于題目的要求和材料的分析,而不是抄材料。不經過系統、深入的學習,實實在在提高材料閱讀、分析、運用能力,高分基本沒可能。
謊言2:背幾個范文、模板就可以
簡單的背范文、套用模板,就好比參加美術考試時,大家一起“復制”《蒙娜麗莎》,然后千篇一律的給閱卷老師看“迷之微笑”。
結果大概率是悲劇的。
無論是“萬能八條”“高分范文”,還是“花木體寫作法”,給予我們的都是思路、方向上的啟示和借鑒,幫助我們了解申論寫作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但如果僅僅只會生搬硬套,不去思考方法之下的邏輯,不去理解字詞之下的深意、內含,外塑高瞻遠矚的眼光,內煉絲絲入扣的分析能力,往往會淪為“反模式化”重點打擊的對象。
范文、模板,要學習的是其外在的形式、骨架、表達方法,就好比一套好的武功秘籍,往往是一種入門,尚需在領會其內涵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而不是將其一招一式原封不動的拿來對敵。
花木君認為:范文和模板是有一定意義的,但一定要學會思考和判斷,通過學習來積累素材、提升內功,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才能最大化的發揮范文、花木體寫作法的導向性作用。
謊言3:備考就是多看熱點
申論的命題圍繞給定資料來展開,給定資料所關注的往往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但不等于申論備考就是熟記當下的社會熱點。
命題有其自有的精神和目的,給定材料的設定會圍繞著這一精神和目的來展開,所選取的材料往往并不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關于熱點的介紹、評論、分析,乍一看以為“押中了熱點”,殊不知盲目迷信平時的積累,往往于不自覺中陷入了“主觀化”“脫離材料”的陷阱中。
作為行政工作人員,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材料的整理、分析能力,申論的命題也會最大化的迎合這一特質,圍繞既定的材料來抽離問題、分析緣由、提出解決的辦法,才能抓住申論得分的命脈,平時所關注的熱點、積累的知識在考試時,必須仔細考量是否與材料自身的思想、精神一致。
花木君認為:熱點能拓展我們的眼界、思路,要通過適量的閱讀熱點來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將熱點背下來。
學習中,可多借鑒課程中的“四維一體分析法”,從問題、影響、原因、措施等多角度來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且萬萬不可忘了材料自身的導向。
學習備考期間有任何疑問,即刻查看花木君系類免費課程
謊言4:申論短期內沒辦法提升
“從小就討厭寫作文,看到大段的文字就頭痛......”
“寫個請假條都只能憋出幾句話,就別說要寫出一千多字的申論文章了。”
根本不可能短期內提升吧?
也許你的文字功底確實差一些,可能你除了寫過微博、微信、朋友圈、花木君公眾號的留言,幾年來都沒有完整的寫過文章,但這些不過是借口和逃避的理由而已。
申論并不是考專項的寫作、語文知識,大家都是大學畢業,都有十幾年的漢語學習經驗,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在決定公考前都沒有實質性接觸過申論,大家的起點差不多。
申論考試圍繞材料閱讀、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表達能力等展開,而各種能力的考察最終都是通過題型來得以實現的,抓住了題型的特點,提高了解題能力就能有所突破。
申論的題型有多少種呢?無非就是概括題、對策題、綜合分析題、應用文寫作題、作文寫作題這五種,只要方法對路、計劃執行到位,一個月左右的勤學苦練,申論可以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花木君認為:申論終究是一種應試,以題型為核心,以材料閱讀、信息提取、運用為學習重點,是提分最現實、有效的方法。這也是我的課程、直播中為什么會聚焦到教大家怎么做題上來。
謊言5:得申論者得天下
有人申論特別好最終進面、上岸,也有人行測特別好最終進面、上岸。但申論100分,行測也是100分,那為什么會有“得申論者得天下”的論斷呢?
一方面在于行測是客觀性的考試,有標準的答案,從實際的考試結果來看,大部分人的行測都處于60-70的水平。
申論是主觀化的作答,“可發揮的空間”更大,同時面試及公務員日常的工作都與申論結合的更加緊密。此外,“得力于”很多人害怕寫作、往往都寫不完一篇作文,且相關機構、老師出于宣傳自我的需要大力標榜。
花木君認為:進面、上岸靠總分,一體化備考、均衡化發展上岸的希望會更大,但申論尤其是國考中的申論,能突破65乃至70,往往進面的希望更大,面試的壓力也會更小。
謊言6:申論80分是常態
《某某某申論80分絕技》《某某國考申論80分絕殺技》,似乎申論不上個80分都不太好意思說出去。
國考省考80分的申論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2018年省考,有幾十位花V的申論突破了80分(百分制),但這個比例有多大呢?從國考申論平均得分不超過45分來看,這種動輒80分更像是陽痿患者內心的春潮涌動。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但脫離實際的理想只能是空想,最終跌入盲目、自大的深淵。
花木君認為:對絕大多數志在公考上岸的考生來說,先將申論的目標定位于70分+比較現實,在達到這一“小目標”后再尋求再提升才實際。
謊言7:大作文決定申論的成績
國考、省考申論100分,作文占了40分,這讓很多人都十分重視作文寫作,將大量的精力、時間都傾注于作文寫作的訓練中。
從分值上來說,大作文占到了40%的分數,是所有題目中分值最高的。但從申論的閱卷及歷年得分來看,得分更容易且拉開分差的是前面的小題。
作文的普遍得分在20分上下,而前面的小題卻有如“天上、人間”,簡單來說,60分的基礎題型不能突破45乃至更高,申論要達到65+基本很難。
花木君認為:基礎題型決定成績的下限,作文是再突破、沖刺高分的上限,如果基礎題型都搞不定,申論是不太可能突破70分的!請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基礎題型、材料閱讀與信息提取中去。
謊言8:申論就是要多寫、多練
“光說不練假把式”。但學習中最高效的方法是“學練結合”,而且必須課前、課中、課后完全配套,一旦課前不練、課后練的和課中講的不一樣,學習效果都會打折扣。
這也是花木君主張將練習與課程結合起來,并推出申論vip訓練題庫的緣由。
需要強調的是,申論和行測不同,不意味著申論寫的越多越好。
文字這種東西需要有詞匯的積累,需要有語感,但申論終究是為了應試,常用的詞匯、詞組也就那幾十個,能將常用的開篇、結尾、論證所用的句式詞匯積累下來,掌握文章謀篇布局的方式方法,并通過適當的訓練達到比較嫻熟的地步,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花木君的觀點:與其寫10篇文章,倒不如立足2到3篇,通過精雕細琢來達到對各個段落、各個常用表達方法的深度理解,然后將其靈活的運用到考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