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申論提分的“白金定律”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時間為12月2日,為了方便各位考生順利的通過考試,()將定期針對2019國考整理申論備考資料,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備考階段,考生可通過《找準申論高分之道》系列花木君申論課程、《國考行測趨勢分析》系列風暴羚羊行測課程、《面試的七大外功招式》系列北楚面試課程進行深入系統學習。
如我習慣念叨的:
寫作的本質是用文字來表達觀點、態度
騷氣逼人也好,簡簡單單也好
都離不開以對事物的理解認知為載體
所以,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要提升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能力
另一方面要掌握常用的表達技巧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10條黃金規律
01
戰勝畏懼和害怕,從5分鐘寫作起步
80%以上的“不成功”“不出色”都可以歸結為“半途而廢”“無疾而終”
畏懼和害怕本質上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惰性作祟
戰勝畏懼和害怕,辦法不是逃避,也不是打雞血
而是在畏懼和害怕中邁出第一步
正如人類首次登上月球,邁出的第一步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一周太長,一個小時也太久,只爭5分鐘!
用5分鐘去公眾號推文下方留言
用5分鐘去朋友圈記錄自己的感受
用5分鐘寫下自己一天的感悟
用5分鐘記下聽完申論課程的感想
……
你缺的并不是天分,而是每天5分鐘的“落筆成文”
02
將碎片化的想法及時記錄下來
創造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我的想象
不要回避自己的“想入非非”“天馬行空”
動腦子、多思考遠比“不管不顧”好得多
但停留于腦海中的想法連過眼云煙都不如
你的手機不只是聊天、玩游戲的
用好便簽、隨手記事等功能
把你的點子、想法記錄下來
哪怕是一句話、一個思路
這才是你的生活,是你的“閃光點”
03
縮小寫作的切入點
為什么同質化?
為何總是過于宏觀?
一下筆就決定了“水平不高”
同樣的“宣傳”,可以是“拉橫幅、辦展板,加強宣傳教育”
也可以是“發揮橫幅的傳統宣傳優勢,以接地氣、群眾看得懂的方法傳遞政策理念;開動腦筋,將群眾關心的事、煩惱的事整理成文,圖文結合辦成展板,并安置在人流量大的地區,變被動宣傳為主動引導”
同樣的“扶貧”,可以是“扶貧需要扶智”
也可以是“抓好貧困戶群體的子女9年義務教育工作,是徹底脫貧的關鍵一招”
04
有起承轉合,突出事情的變化或對比
有開始、過程、轉折、升華,才有節奏的變化,引人入勝
交代事情,有意識的體現出前后的變化、對比
如寫環境改善,就不要直接寫“房子美了,門前的路也寬了,收入也高了”
可以考慮“漏水的屋頂下,凌亂的堆積著柴火,火塘上掛著一只鍋,過年剩下的臘肉滋滋的冒著氣”,然后寫“老花坐在天臺的真皮沙發上,一邊勸我喝印著一串英文的飲料,一邊掏出手機中的照片,給我展示他5年前的家”。
通過這種前后對比、變化,能輕易感知“人們的生活好了,收入高了”
05
利用視覺、味覺、聽覺,展現畫面感
看得到的、嘗得出的、聽的到的,能給人親近感,拉近文字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如“紅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非常直觀的展現了彩虹的特點,給人無限的動感
比單純的寫“彩虹有好多種顏色,像畫筆一樣多”好多了
再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把風的觸覺變成了視覺,給人無限的畫面感,春天的景象生動的跳到了眼前
06
一篇文章一件事情、一個中心思想
寫著寫著,一件事變成了兩件事
說著說著,一件事變成了好幾件事
這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
一篇文章、一次講話,不管篇幅長短
都請統一到一件事、一個中心思想上來
表達過程中,可有意識的分條理去統領
下筆前充分思考,下筆后時時注意
07
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抽象,就意味著費解,費解就容易“不喜歡”
比如“聰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怎么讓人體會的到?
“他太有經驗了,在球要出邊線的剎那,將球踢到了對方的身上”“他的點子像夏天的暴雨一樣多”,通過具體的細節將“聰明”的特質很好的展現了出來
08
將寫作變成與讀者的對話
花木君認為,寫作和演講的本質都是思想的傳遞
要將思想傳遞到位,將寫作變成樂趣,就不要忽視閱讀的對象
嘗試以與讀者、閱卷老師對話的方式來設計寫作
幫助自己規避喊口號、以自我為中心的弊端
而這也是培養自己寫作興趣的好方法
09
多用短句,刪除無意義的字詞
長句、復句對文字的駕馭要求高
寫完了還忍不住要讀一讀、查一查
費時、費力且不利于閱讀
那就多用短句,將信息表達清楚即可
不要湊字數,不要為了寫而寫
一堆廢話和不寫沒有太大的差別
能一句話說清楚的,就不用兩句話
簡潔化表達,是每個有追求的寫作者都應恪守的定律
10
避免干擾,準備的時間大于下筆的時間
寫作的環境以安靜為好
關掉手機、電視、任何無關的網頁
安安心心的耕耘,哪怕靜靜的思考數十分鐘
而沒話說、偏題、不知所云都源于思路不清楚
思路不清楚在于思考的深度、廣度不夠
只有深入的搜集、分析資料,才能確立最佳的角度
避免寫到哪算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