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提出對策題問數如何確定
有些考生覺得提出對策題型是申論考場上比較簡單易答的,卻不知其中有很多“陷阱”,而問數陷阱就是其中一個。所以為了讓各位考生在此題型上拿到更多分值,本期申論答題技巧就給大家梳理一下對于這個題型的問數應該把握哪些技巧方法:
提醒:申論復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免費觀看學習申論花木君老師視頻課程《你真的會做基礎題型嗎?》。
一、問數要審的清
對于提出對策題型究竟是“一題一問”還是“一題兩問”,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一)題干作答對象是否明確
1、例:請針對給定材料中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談談你的對策建議。
2、例:請仔細閱讀給定材料,針對材料中反映的問題談談你的對策建議。
對比以上兩個例題,可以非常明顯的發現:例1作答對象非常明確,就是食品安全問題,但是例2作答對象比較模糊,審完題目之后并不清楚要解決什么,所以例2在答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作答對象,也就是先將材料中的問題進行概括,然后再針對問題提出建議。綜上所述,提出對策題型考生要清楚自己解決什么,如果題干作答對象不明確,就要注意一題兩問的情況。
(二)要求是否有多問表述
例:“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要求:
(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
(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3)不超過400字。
閱讀以上題目可以發現不僅題干未明確作答對象(市民出行到底存在哪些問題),要求中更是出現了多問表述,要求“1”是歸納概括的要求,要求“2”是提出對策的要求,所以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是歸納概括題型與提出對策題型混搭出場的一題兩問形式:概括+對策。這也是各位考生在考場上判斷提出對策題型問數的一個重要依據。
二、審清問數有什么作用
(一)注意不同問數的作答范圍
例:“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分析:有很多考生看到題干中出現材料范圍,就會馬上主觀認為答案必定只會出自這則材料,殊不知這里也會存在陷阱。正如以上例題,題干中只是明確“T市市民出行問題”來自“給定資料4”,但是卻并未提及對策也只會來自給定資料4,這時候考生就需要通讀材料看看哪幾則還講到了“市民出行”的相關問題,如果有,就要擴大答案范圍,如果沒有,可以從“材料4”中進行找取,所以以此來確保不同問數的答題范圍比較保險,不易遺漏答案采分點。
(二)注意不同問數的字數分配
有些考生看到提出對策題型出現多問的時候,會想當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分配,但是按照申論考試的題目分析來看,一般在“概括+對策”的兩問形式中,第二問的字數占比會更多一些,對策不可談的太空,要根據材料中反映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
以上就是對于提出對策題型問數部分如何審清以及如何應用的技巧方法,各位考生只有仔細審題,把握關鍵細節,才會在考場上應對自如,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