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給定材料閱讀三個方法
申論材料從內容上來講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叫數據型材料,第二種叫案例型材料,第三種叫觀點型材料。這三種類型的材料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針對每種類型材料,都專門設計不同的閱讀方法。要想把申論學好,真正理解和吃透材料,考生必須掌握這些閱讀材料的方法,來準確選擇要點。本期申論答題技巧就教考生材料閱讀三字秘訣:
提醒:申論復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免費觀看學習申論花木君老師視頻課程《你真的會做基礎題型嗎?》。
1、“跳”讀法
什么叫跳讀法?簡單地說就是出現數據的材料一般情況下可以跳過去不看,直接讀觀點出現的地方,也就是文字集中的地方。這個方法針對的是數據型材料。什么叫數據型材料?就是材料主要是以數據羅列來表達一個觀點。一般情況下,數據一般不重要,重要的是數據所要支撐的觀點或者所要描述事實。換句話來說,結論比數字更重要。既然數據描述的事實或支撐的觀點這么重要,那他們出現在哪里?很簡單,一般情況下,出現在數據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話上。不過在極個別情況下,數據也很重要,如果針對某組數字單獨命題,沒有文字集中只有數據,那么這組數字就很重要了,需要我們數據對比,看變化,得到觀點。
2、“快”讀法
第二種方法,快讀法,就是一目十行的閱讀方法。針對的是案例型材料。案例型材料是指通過講案例、講故事來表達命題人的觀點。申論國考考試中70%都是案例型材料。案例、故事中往往包含大量的重要信息,也包含得分點,但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抓住幾個關鍵詞匯就可以了,這就是快讀法。一個故事就有五個要素:第一個是主體,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第二個是處境,主人公面臨哪些問題;第三個是做法,主人公面對困境采取了哪些措施;第四個是結果,包括好的結果,也包括壞的結果。第五個是推論。前四個,也就是主體、處境、措施、結果統統都屬于現象,最后一個屬于本質。所以看故事的時候要帶著思想去思考,看看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一般情況下,本質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命題人想通過案例論證一個觀點;另一層是提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措施。這個本質來源于處境、措施和結果。通過結果來引出一個觀點,通過處境或者措施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精”讀法
最后一個方法,精讀法,就是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如果一遍沒讀懂就要再讀一遍,不管幾遍,讀懂為止。精讀法主要針對觀點型材料。之前材料分類章節曾說到過,觀點型材料往往會有一些直接要點,需要我們精準把握。那到底如何去精讀呢,同樣是抓五個要素,第一個主體,誰發表觀點;第二個對象,針對什么現象發表觀點;第三個觀點,觀點的內容是什么;第四個理由,為什么有這樣的觀點;第五個推論,主要來自于對象、觀點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