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看2018年國考申論立意技巧
申論大作文是各位同學在申論考試中所必須面對的最大的“攔路虎”。而且顯而易見,文章的立意又是寫作的第一要務,那么,如何快速、準確地確定文章立意呢?本期申論答題技巧通過例題來進行詳細講解。
提醒:申論復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免費觀看學習申論花木君老師視頻課程。
先看2015年,題干中明確要求讓以“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雖然定了副標題,但到底核心內容是什么題干并沒有特別明確表示出來。這時候我們不妨來看給定資料一的第二自然段,談到了十八界三中全會對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要求是實現政府、社會、企業的治理主體多元、平等、協作,很顯然,推進主體多元化應該是材料的核心要點。由此中心立意也應是推進社會治理主體的多元平等。
再看2014年,題干讓對給定資料6中的兩種觀點進行思考,再結合全文寫一篇文章。給定資料6中第一種觀點是:為經濟利益犧牲環境得不償失;第二種觀點是:為了經濟利益和中國人的面子,環境是可以犧牲的。到底哪一種對,我們更多需要從材料中來,那就是給定資料一談到要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十八大報告又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顯然兩者一結合,中心立意應該是“減少過度包裝 實現綠色發展”。
最后看2013年,題干中說目前種地成了“雞肋”,問你怎么看。縱觀全文我們發現關鍵點在最后一個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里面提到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這樣一個身份符號真正回歸本源,那就是一種職業,兩者一結合我們發現核心要點應該是“培育新型農民 破解雞肋困局”。
其實文章的立意并不難找,無論題干中提到的是問題、觀點抑或要求,我們明確中心的關鍵在于找到給定資料中的理論政策性材料,2013年是最后一則材料,2014、2015是第一則材料。理論政策、領導人講話是整則材料的關鍵和核心,起到提綱挈領,引領全文的效果。因此,我們立意的方法就是仔細閱讀題干要求,找到材料中理論政策部分,相結合得出最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