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閱讀給定資料
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占據了申論分數的一半,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下筆,但是只要將給定資料運用得當,便能夠明確寫作方向、理清寫作思路。因此,寫作考試獲得高分的考生,往往不是那些在文章中不停拋出華麗辭藻的“炫技派”,而是懂得“聽給定資料的話”的“落實派”。而要有效運用給定資料,就需要從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入手。
提醒:申論復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免費觀看學習申論花木君老師視頻課程。
一、有效閱讀給定資料第一步——弄清給定資料談論的核心議題
雖然給定資料的篇幅很大,但所有給定資料都擁有同一個特性:看似論述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給定資料,其實都在圍繞同一個核心議題進行。如果考生能夠明確這一點,在核心議題的指引下有針對性地理解材料,就能夠讓每一句材料物盡其用,充分明確命題人借由材料想透露的信息。反之,如果不能抓住核心議題,就難以從信息量極大的材料中梳理出頭緒,最終猜測得到的命題人透露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門、不得要領。
如某省市考試,材料一講述了當前霧霾嚴重的現狀,并給出了大量數據說明煙花爆竹燃放是空氣污染的重要推手;材料二說某地小學布置“民俗作業”,最終沒有多少學生完成;材料三、四講述網友以及專家就是否應該禁止煙花爆竹燃放展開激烈爭論;材料五、六、七講述煙花爆竹企業的生存困境;材料八就如何拯救煙花爆竹行業提出建議。
這樣復雜的材料內容,很多考生在不明確核心議題的情況下,一定覺得這是一個融合了“環保”、“經濟”、“文化”等多方面信息的材料,材料主題需要找尋三者的結合點,最終導致束手無策、無法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然而,考生如果能夠抓住材料中的權威人士論述,明確核心議題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便能明確材料中說明嚴重的霧霾現狀實際、圍繞煙花爆竹存與留的爭論等等,都是為了說明文化傳承方式創新的必要性。這樣清晰明確地解讀材料,相信考生便能夠以清醒的頭腦完成寫作。
二、有效閱讀給定資料第二步——分類匯總信息
類似于生活中我們需要對常用物品及時分類,便于我們在使用時迅速找到其所在,信息也需要被整理,才能夠有利于使用。申論文章寫作中,明確了核心議題之后,想要使給定資料給出的提示信息更加合用、稱手。就需要考生對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常見的信息類別為:有關核心議題的現狀描述、有關核心議題的深入分析、有關核心議題的解決落實做法。只有這樣講圍繞核心議題的信息進行有效分類,才能夠保證我們在后面作答任何題目甚至包含書寫文章時,能夠指哪打哪、有效地從給定資料中提取信息點。
三、有效閱讀給定資料第三步——根據材料提示信息展開聯想
古語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每一位考生都是窮盡給定資料找尋寫作寶藏,就難以凸顯考生個人的能力,為此還需要各位考生調動自身的儲備。
這種自身儲備的調用,不是簡單的“任性”,如若主觀上認為材料圍繞的核心議題是“環保”,便大談特談自身關于環保的感受,相信最后的結果是難以符合命題人的口味與要求,與高分絕緣。申論文章寫作,之所以我們需要按照上述兩個步驟整理給定資料,目的是將命題人的脾性摸透,在聽話的基礎上給出精心準備的驚喜——依照材料所給的信息點展開聯想,將自身儲備的理論與熱點知識與材料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有效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