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小題難度?
申論中的小題部分在判卷時采用的是踩點給分的方法,我們能不能從這一點上降低申論的難度呢?申論復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免費觀看學習申論花木君老師視頻課程(點擊學習)。
何為踩點給分?踩點給分就是在答案里看到一個點就給一個點的分,答錯、多答均不扣分。所以我們在申論中有一個原則就是寧濫勿缺!但是寧濫勿缺的“濫”究竟要怎么去操作,到底如何在精準與模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答案既不超出字數,又能盡可能多地將“點”囊括進去呢?
其實,申論中的點,無外乎“現狀、原因、影響、對策”四種,其中對策最好找,界定也最為清晰,在此不做過多討論。
從定義可知,現狀可分為“好現狀和壞現狀(問題)”,原因是問題為什么會發生,影響可分為“好影響(意義),壞影響(危害)”。所以模糊的界定就在于“好壞”二字之上,“好”=“好現狀+意義”,“壞”=“問題+原因+危害”,因此在面對一些難以找尋要點的題目時,采用這種方法會體現出其優勢。
【例1】一、“給定資料2”揭示了當前社會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10分)
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150字。
這道典型的歸納概括題,要求概括“缺失”,可缺失是什么?到底是問題還是原因還是危害?很多考生思考不清楚,最終的答案也就無從下手,結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按照我們的模糊找法,“缺失”是一個“壞”詞,我們就在材料里面找“壞”即可。這樣就簡單多了。
【例2】(一)根據給定材料,概述“被××”現象所反映的負面問題。(25分)
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400字。
這道題,很多考生到材料里面去找“問題”,但發現一個也找不到,如果運用我們的方法,到材料里找“壞”就很簡單了!
除了在歸納概括中可以運用這一方法,在綜合分析中也可以運用,我們看一下綜合分析的公式:
第一部分:解釋關鍵詞+價值判斷
第二部分:現狀+影響+原因
第三部分:對策
我們在公式的第二部分看到了“好+壞”,而且找到了“好”和“壞”相關的內容,要明顯比去精確地找現狀、影響、原因容易。
考生們要善于利用閱卷人的閱卷模式,以“模糊”代替“精確”既能節省時間,又能大大增加踩到要點的概率,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