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復習如何把握好申論給定資料
公務員考試中申論考試中,把握好給定材料的特點對我們作答申論有著方向性指導。本期申論答題技巧詳細講解如何把握申論給定資料。大家也可使用步知公考名師大咖課程(花木君/風暴羚羊專欄)復習備考。
一、材料閱讀量大
給定資料形式上有一段一則和數段一則等形式,從數量上來講大約有6000字到8000字不等,上下有所浮動。但總體來說,要在短時間內把握材料并形成答案,閱讀量是相當大的,這就要求有一定閱讀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類型豐富
申論材料按照類型可以大致分為數據型、案例型、觀點型等材料。所謂數據型,是指以“數字、數據”為主要形式的材料,這種類型的材料所占比例并不高,一般占到總材料的5%左右,主要是輔助性地擺事實來凸顯某一種社會現象或特性。所謂案例型材料,一般是以講故事、舉事例為主要形式的材料,它是申論材料的主要組成部分,占到80%左右。而觀點型材料主要是以名人觀點、專業理論、重大政策等為主要形式的材料,這類型的材料雖然所占篇幅不多,只有15%左右,但卻非常重要,是我們理解命題人意圖、觀點的所在。掌握材料類型,才能有的放矢,提高閱讀效率。
三、材料特色鮮明
申論考試所運用的材料一般具有消極性、非敏感性、時效性和公共性的特點。消極性是指材料多會選用社會上現存的問題為切入點,消極性是材料命制的核心。例如2012國考材料涉及到社會上各個領域的道德失范的問題,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談到的是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諸多問題,2014年材料主要體現了社會上存在的心理亞健康問題。非敏感性是講申論命題中材料一般不會涉及國際爭端、民族沖突、尚無定論的問題以及敏感事件。時效性是指材料中多涉及近期發生的的重大社會事件或現象。而所謂公共性,是指材料多是一定領域內發生的,政府關注的,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有鑒于此,建議廣大考生在備考階段可以有針對性地讀一些權威報紙,如《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環球時報》,或登錄一些知名網站例如人民網、新華網、地方政府網站等來瀏覽相關社會熱點和新聞資訊。如果考生們覺得繁瑣,而自己備考時間不充分,大家可以定期瀏覽申論熱點頻道,我們會定期向大家發布社會熱點以及非常詳細的解析,建議大家多瀏覽,廣閱讀,勤積累,這樣才能運籌帷幄,致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