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作文與高考語文作文的區別
在沒有硝煙的公務員考試戰場上,很多考生可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自身的寫作功底還是比較深厚的,當年高考作文也是五十分上下,那為什么申論最后分數反而不高呢?遇到這種情況的考生甚至不在少數,中公教育專家經過與考生深入的了解與分析發現,很多考生把申論作文當成高考作文來寫,因此,造成了得分偏低的情況。
高考和公務員考試是兩種不同的人才選拔方式,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如果把申論作文當成高考作文來寫,申論作文的分數不言而喻自然很低,那么高考作文和申論作文本質上有何區別呢?
一、材料的限制
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一般比較簡單,而參考的給定資料不會超過100字,如2015年的江蘇高考作文“智慧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智慧和大自然一樣,也有它自己的本色。請自擬標題,文體自選。”那么廣大的考生在寫此類文章時,最主要的內容都是自己的知識與儲備。而申論作文則恰恰相反,如2015年山西省考申論作文的要求為“參考給定資料,結合實際,以‘謀新求變,文以化人’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經過對比我們很明顯能看出二者的區別,在申論題干中有“參考給定資料”這六個字,它的意思是指申論作文必須遵循一個大的原則“依據材料,遵循材料,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在寫作的過程當中首先總分論點必須源于材料,其次是文章主體部分必須體現出是對給定資料的提煉、概括和加工。
二、思維方式
高考作文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個性化思維,學生可以天馬行空、自由發揮。在文體的選擇上,學生可以選擇議論文、散文、文言文甚至是詩歌都可以,如果標新立異的話分數可能會更高。而申論作文最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政府思維,最好能夠站在政府角度去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達到命題人內容深刻的目的。而在文體的選擇上一般不建議考生標新立異去寫文言文、詩歌或者說散文,推薦大家使用議論文。一方面是由于很多時候在作答要求中會直接要求寫議論文。另一方面,議論文能夠深入淺出地體現出考生對于給定資料的概括與理解。同時,從考生的能力與水平來說,議論文也是最容易掌握的。
考生在申論復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俗話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了解自身不足,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相信大家會離理想中的公務員崗位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