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概括題的作答形式規范
近幾年的申論考試對考生審題能力要求日益增加,需要考生通過審題來獲取更多作答的信息,從而更好地梳理、形成作答的內容。其中,對形式和規范也有更加明確的要求。本期2016年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將結合申論真題對歸納概括題的作答形式規范進行詳細講解。
【申論真題:2014年國考地市第二題】
“給定資料4”反映了轉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請指出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參考解析】
通過題干可知,本題為歸納概括題,作答對象為轉型期青年人的心理問題,而且題干的后面部分還強調“指出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由此可形成如下的基本規范:
問題一+表現一
問題二+表現二
……
最終可呈現如下答案:
轉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具體表現為:一、存在需要與擁有倒錯的矛盾心理(問題一),金錢“焦慮”成為一種現實心態(表現一);二、“現在感”過于強大(問題二),歷史知識和意識缺乏(表現二);三、誠信意識薄弱(問題三),失信現象時有曝光(表現三);四:心理承受力較弱(問題四),心理疾患高發(表現五);五、缺乏穩定人格系統(問題五),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出現某些困惑(表現五)。
【申論真題:2014年國考副省第一題】
“給定資料2”揭示了當前社會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
【參考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本題的為歸納概括題,作答對象為社會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即社會心理存在的若干問題,而且從題干的信息可知,必須以“缺失”的形式寫出社會心理存在的問題,可形成以下的基本規范:
缺失一+表現一
缺失二+表現二
……
最終可呈現如下答案:
存在以下“缺失”:一、輕松感缺失(缺失一),表現為失眠、記憶力差、易緊張、焦慮和抑郁(表現一);二、公平感缺失(缺失二),在資源占有、機會獲取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引發心理失衡(表現二);三、安全感缺失(缺失三),充滿恐懼、焦慮、迷茫心理(表現三);四、幸福感缺失(缺失四),不快樂,心理易焦慮(表現四);五、歸屬感缺失(缺失五),陌生感和孤獨感增加(表現五);六、同情感缺失(缺失六),對精神患者存在偏見和歧視(表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