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概括題如何直擊核心要點
1、 如何把要點找準?-----關鍵在于審清作答對象,“問什么答什么”。
下面通過對考試中易混淆作答對象的辨析,幫助大家理解:
第一組:問題和原因----關鍵要看考官提問的形式
【例】“他很窮”,這對他的生活現狀來講是個問題,但又是他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例】請概括當前環境污染如此嚴重的原因?答案可能是利益驅使、監管缺失、法規不健全等。
請概括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遇到的問題/需著重解決的問題?答案依舊是利益驅使、監管缺失、法規不健全。
第二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點區分發生在做法之前還是做法之后
重要性:采取某個動作之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常見表達:有利于
必要性:采取某個動作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現實問題,常見表達:前提條件;必然要求;必然選擇
【例】請概括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性?答案可能是有利于保障群眾生活,提高幸福指數等。
請概括提高居民收入的必要性?答案是:提高居民收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題中之義;提高居民收入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 如何把要點找全?——關鍵在于理清材料則與則、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
表示并列的(代表前后均為要點):同時、還、另外、此外、不止于此…
表示轉折的(一般代表問題要出現了):然而、但是、盡管如此
表示遞進的:不僅,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示總分的:這個沒有明確的詞匯,但一般第一段、最后一段起著總括的作用;或者段首、段尾
3、如何準確踩中答題要點?------學會一般規范性表述
概括問題或原因:xx落后xx滯后xx不合理xx不規范xx不健全xx缺失xx不力xx不到位xx不完善
概括重要性/作用:有利于xx;促進了xx;助推了xx
4、如何寫好總括句?----學會找概括性強的詞匯
對于歸納概括而言,分析答題結構發現,是大的總分結構下面還套著小的總分。也就是說:概括xx=總括句+分條書寫(序號詞+關鍵詞+具體表述),其中比較困難的就是總括句和每條的關鍵詞。
(1)每條的關鍵詞如何提煉?
結合一般規范性表述,另外從材料中找出有一定概括性強的詞匯即可
【例】小張說: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看老板加錢,心理又活動了。-----利益驅使
(2)總括句怎么寫?
首先,我們做題時,盡量做到書寫總括句,一是因為鍛煉自身概括能力,二是總括句具有區分度,寫的好壞,寫不寫直接關系得分點。
其次,如何找出總括句?
第一,可以推敲題干。如講義中有道題,運用推拉理論,分析人口流動的原因,總括句已經告訴我們了,即影響人口流動的原因有推力、拉力和中間障礙因素的影響。
第二,可以找材料中概括性更強的詞匯,將所有要點關鍵詞概括起來。
第三,可以找所有要點中的高頻詞。如:醫德缺失、師德缺失、官德缺失,總括句就是道德缺失了。
第四,根據知識經驗去寫。若了解相關理論政策,自然會有概括性強的詞匯。
更多申論資料,請點擊步知公考平臺
登錄步知公考社區,和同伴一起學習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