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主要內容類題型
更新時間:2025-07-27 09:46:57發布時間:2021-11-17 09:36:25
概括主要內容類題型,我們又將其稱之為:主題型概括題。從小伙伴們問問題的情況來看,發現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概括,顯得比較迷茫。因此,本期的申論答題技巧,小編就通過結合具體的案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概括主要內容類題型的答題思路。
題目:
請深入閱讀材料,總結歸納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要求:概括問題的層次清晰、作答的語言通順、不超過500字。
參考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但所采取的卻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環境污染嚴重,濕地遭到破壞、侵蝕,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眾多難題。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有:一是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根源在于經濟利益的驅使與地方保護主義,且行政監管不力、法制不夠健全、社會教育流于形式都是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因素;二是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難題在于技術與資金,更在于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為治理及防止環境污染,我國施行了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補償的基本政策,通過經濟杠桿為核心的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加大治理力度,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根本措施在于增強環保意識,提升社會公眾對于生態保護必要性的認知,如此才能夠化解人類生存的危機,化危機為轉機。
分析:
通過上面的參考答案,我們發現概括主要內容類題型主要從三個層次進行把握:一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二是產生的原因;三是對策。當然,我們也發現無論是問題的表現形式,或者是原因,再或者是對策都是材料中有直觀體現的。
總結:
對于概括主要內容類題型,材料中有什么我們就需要概括什么,材料中沒有的我們就不能進行主觀臆斷而寫上去。比如,材料中如果沒有涉及到措施部分的內容,我們就可以不概括措施方面的內容,但如果材料中有涉及到,我們則需要概括。
更多申論資料,請登錄步知公考平臺
請登錄步知公考社區,和同伴一起學習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