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作之論證
更新時間:2025-07-27 10:20:30發(fā)布時間:2021-11-16 17:29:42
很多大作文的題目中我們都能看到“論證充分”、“論述深刻”等要求,那么何為“論證”呢?申論文章中的論證指經過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閱讀、分析,切中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在給定的字數(shù)范圍內全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本期的申論答題技巧,小編就結合具體的實例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讓自己的文章論證充分、深刻。
案例:
提高安全意識,有助于在災難發(fā)生后恢復重建。羅馬帝國地震發(fā)生后,許多人主張不要在震區(qū)重建房屋,這是安全意識存在偏差的體現(xiàn)。其實地球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良好的安全意識,能夠讓群眾認識到災害始終是我們身邊的一部分,能夠幫助群眾快速的走出心理陰影,并且在重建工作中積極吸取經驗、教訓,提高城市規(guī)劃的預見性和科學性,使城市運行更加健康。
分析:
案例中“羅馬帝國地震發(fā)生后,許多人主張不要在震區(qū)重建房屋,這是安全意識存在偏差的體現(xiàn)。”這就是通過這個案例來論證“提高安全意識,有助于在災難發(fā)生后恢復重建”這個觀點。
在具體的論證中需要注意:
一、巧用邏輯銜接詞。我們在初學時候,在具體論證中很喜歡用標號來銜接內容。比如,“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兼修其‘法’。一、二、。”那么這樣的寫作方式到底可不可行呢?這樣的寫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文章給人的感覺會顯得比較生硬。但,如果用邏輯詞將內容銜接起來會讓內容顯得比較“鮮活”,而且內容的緊湊性、邏輯性會更好。比如,“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兼修其‘法’。直接闡述第一個措施。同時,闡述第二個措施。”
二、做到論述充分。要做到論述充分,積累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充分的積累,在具體的論述中才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寫的尷尬。同時,要學會“用活”材料,其實,材料中的很多內容只需要通過我們的整合或是適當轉換下表述就可以用到我們的論證中來了,不愁論證不充分。
三、層次要理順。在具體的行文中論點、論據(jù)、論證是一脈相承的。比如,分論點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完善《文物保護法》”,那么,如果具體的論證中出現(xiàn)“需要加強監(jiān)管力度,落實《文物保護法》的實施”。這肯定是不行的,分論點側重“法律”,論證側重“監(jiān)管”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具體的論證中更多應該是從“如何完善《文物保護法》”這個方面進行闡述。
總結:
寫一篇申論文章其實很簡單,但是如何做到文章有形有神、有血有肉卻很難,小伙伴們要注意結合以上所提到的點改進,爭取在下次寫文章的時候不要再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
更多申論資料,請登錄步知公考平臺
請登錄步知公考社區(qū),和同伴一起學習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