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寫作“四要法則”
更新時間:2025-07-27 16:43:41發布時間:2021-11-16 12:10:47
本期的申論答題技巧,小編跟大家來分析申論寫作的四個法則,幫助大家寫出優秀的文章。
一,立意要高。
1,由點及面。
2,透過表象看本質。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2000年國考申論的真題,材料反映的是噪音污染所衍生的案例,但其主題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不平衡(這就是由單一的點發散到整個的面,透過表象看本質),而在深化主題、聯系政策理論時,我們可與美麗中國、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等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二,思維要全。
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
1,信息點全面(材料展現的主要信息)。
2,辯證思考(一分為二)。
同樣舉一個例子,比如寫作的第一段,我們往往會概述社會發展的背景,而這個背景一般都是正面的內容,接下來呢會筆鋒一轉—引述問題(議題)。簡單來講,就是分析時要從正反兩個角度加以思考。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辯證就是最全的思維。
三,內容要實。
分析問題也好,解決問題也好,都不是憑空想象的。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需要聯系材料,結合材料內容來立論、論述。
比如“打擊賣淫嫖娼需要加強社會教育”就不夠充實
調整后:強化行政引導,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絡等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積極傳播綠色、健康的主流文化,立足案例宣傳賣淫嫖娼的典型案例及危害,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氛圍。
四,語言要精。
1,力求簡潔,如標題就是觀點。
2,表達樸素。
樸素,換而言之就是要客觀、嚴謹,不要主觀化、抒情化。
看案例:
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于宋時賦詩一首,暢談治學心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千載以降,今日在考場上看到幾篇主題緊湊的材料,似乎讓我聽到物流企業經營者每月看著財物報表時發出的輕輕嘆息;讓我看到那每天辛苦忙碌下仍為未來打拼的“的哥”;還有那為生計捍衛著自己權益的花場經營者......這些生活的縮影,無一不是叩問著同一個主題:市場經濟秩序,問渠那得清如許?
這位考生的文字功底同樣不錯吧?但遺憾的是,這不是高考的作文寫作,考的不是文采,而是行政思維能力,過多的抒情、個體化思考不異于“自掘墳墓”。
申論表達,嚴謹、客觀的,就是好的!
最后,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將本期的申論答題技巧運用到申論寫作中,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更多申論資料,請點擊中政申論備考平臺
登錄步知公考社區,和同伴一起學習申論
一,立意要高。
1,由點及面。
2,透過表象看本質。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2000年國考申論的真題,材料反映的是噪音污染所衍生的案例,但其主題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不平衡(這就是由單一的點發散到整個的面,透過表象看本質),而在深化主題、聯系政策理論時,我們可與美麗中國、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等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二,思維要全。
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
1,信息點全面(材料展現的主要信息)。
2,辯證思考(一分為二)。
同樣舉一個例子,比如寫作的第一段,我們往往會概述社會發展的背景,而這個背景一般都是正面的內容,接下來呢會筆鋒一轉—引述問題(議題)。簡單來講,就是分析時要從正反兩個角度加以思考。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辯證就是最全的思維。
三,內容要實。
分析問題也好,解決問題也好,都不是憑空想象的。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需要聯系材料,結合材料內容來立論、論述。
比如“打擊賣淫嫖娼需要加強社會教育”就不夠充實
調整后:強化行政引導,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絡等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積極傳播綠色、健康的主流文化,立足案例宣傳賣淫嫖娼的典型案例及危害,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氛圍。
四,語言要精。
1,力求簡潔,如標題就是觀點。
2,表達樸素。
樸素,換而言之就是要客觀、嚴謹,不要主觀化、抒情化。
看案例:
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于宋時賦詩一首,暢談治學心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千載以降,今日在考場上看到幾篇主題緊湊的材料,似乎讓我聽到物流企業經營者每月看著財物報表時發出的輕輕嘆息;讓我看到那每天辛苦忙碌下仍為未來打拼的“的哥”;還有那為生計捍衛著自己權益的花場經營者......這些生活的縮影,無一不是叩問著同一個主題:市場經濟秩序,問渠那得清如許?
這位考生的文字功底同樣不錯吧?但遺憾的是,這不是高考的作文寫作,考的不是文采,而是行政思維能力,過多的抒情、個體化思考不異于“自掘墳墓”。
申論表達,嚴謹、客觀的,就是好的!
最后,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將本期的申論答題技巧運用到申論寫作中,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更多申論資料,請點擊中政申論備考平臺
登錄步知公考社區,和同伴一起學習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