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作答范圍籠統模糊,如何快速提煉作答信息
更新時間:2025-07-27 22:05:22發布時間:2021-11-15 14:53:33
根據歷年真題來看,申論考試的材料字數一般在七八千字左右,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豐富,涉及到某一問題的表現形式、原因、影響及應對措施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材料信息是申論答題內容的關鍵來源,然而申論考試的時間有限,可用于閱讀材料的時間更是不多,尤其是應對那種給定作答范圍籠統模糊的題型,時間更是緊迫。面對材料閱讀難度大、考試時間短的矛盾,必須學會“投機取巧”,將材料化繁為簡,準確地確定材料的核心信息。本節將給大家介紹如何準確、快速的提煉申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首先是關鍵詞的定位。關鍵詞的定位,可依據題目問題,不同的問題對應著不同的關鍵詞。如概括主要問題類試題的關鍵詞,需要留意“但是……;然而……”等轉折性詞語,以及“缺失……;沒有……”等具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對策類試題的關鍵詞會涉及國內外的經驗和教訓等。關鍵詞的定位,還可依據材料,不同類型的材料包含的關鍵詞的數量和特點不同。一般來講,學者、專家觀點包含的關鍵詞比較密集,且多為理論性;而新聞報道的關鍵詞就顯得分散,大多是記敘和事實性的。此外,關鍵詞的定位,還可依據每則材料的段首句或段尾句,這些總括句往往蘊含了總段材料的主要內容,也要引起注意。
其次是關鍵詞的提煉。有些材料只涉及一些細節、微觀的說明和描述,無法直接從文中勾劃出來。這時,就需轉換思路,通過對材料的進一步概括來進行關鍵詞的提煉。例如,“市民王女士說:上個月土豆5毛一斤,到這個月都就8毛了,其他蔬菜也這樣”。對于這句話,是無法直接選定關鍵詞,只能進行關鍵詞的提煉,即蔬菜價格漲幅大。也就說,用規范性、專業性強的詞來復述材料中的具體、細微的信息。在關鍵詞的提煉中,鑒于公務員考試的性質和所給材料的特點,常常用到一些與行政機關工作相關的詞匯,例如,監督、管理、責任、作風等,大家在閱讀時政熱點或公文時,應有意識的記住一些專業性的、規范性的詞匯,以便于更好的歸納概括和表述。
簡而言之,大家在閱讀材料時應先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主題,然后有意識的從問題的表現形式、影響、原因等多個方面定位關鍵詞,并加以標注,以節省作答時間。
首先是關鍵詞的定位。關鍵詞的定位,可依據題目問題,不同的問題對應著不同的關鍵詞。如概括主要問題類試題的關鍵詞,需要留意“但是……;然而……”等轉折性詞語,以及“缺失……;沒有……”等具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對策類試題的關鍵詞會涉及國內外的經驗和教訓等。關鍵詞的定位,還可依據材料,不同類型的材料包含的關鍵詞的數量和特點不同。一般來講,學者、專家觀點包含的關鍵詞比較密集,且多為理論性;而新聞報道的關鍵詞就顯得分散,大多是記敘和事實性的。此外,關鍵詞的定位,還可依據每則材料的段首句或段尾句,這些總括句往往蘊含了總段材料的主要內容,也要引起注意。
其次是關鍵詞的提煉。有些材料只涉及一些細節、微觀的說明和描述,無法直接從文中勾劃出來。這時,就需轉換思路,通過對材料的進一步概括來進行關鍵詞的提煉。例如,“市民王女士說:上個月土豆5毛一斤,到這個月都就8毛了,其他蔬菜也這樣”。對于這句話,是無法直接選定關鍵詞,只能進行關鍵詞的提煉,即蔬菜價格漲幅大。也就說,用規范性、專業性強的詞來復述材料中的具體、細微的信息。在關鍵詞的提煉中,鑒于公務員考試的性質和所給材料的特點,常常用到一些與行政機關工作相關的詞匯,例如,監督、管理、責任、作風等,大家在閱讀時政熱點或公文時,應有意識的記住一些專業性的、規范性的詞匯,以便于更好的歸納概括和表述。
簡而言之,大家在閱讀材料時應先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主題,然后有意識的從問題的表現形式、影響、原因等多個方面定位關鍵詞,并加以標注,以節省作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