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美國留學面試內容包括哪些?
不是每個大學,每個專業, 以及每個申請者都會要求面試,但一旦接到學校的面試邀請就必須好好準備了。否則,到手的offer也是說飛就飛。那么,美國大學面試,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留學通小編就簡單的給大家畫個提綱。
第一部分:簡單的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任何面試都有的環節,也是最容易準備的環節。自我介紹的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左右即可,申請者可以簡要介紹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研究興趣。這個部分不用長篇大論,也需要給面試的教授一些時間來消化。申請者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于很多教授在面試之前已經看過申請者的簡歷或申請文書,因此自我介紹的內容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即可。
很多人的自我介紹就是:我叫XXX,來自哪里,學什么專業,有什么興趣愛好。甚至不少人以為自我介紹就是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要去哪兒。就得了。但其實自我介紹也很重要。留學通建議:如果你的free style不OK,那么最好事先打個草稿。以免無話可說。
第二部分:說明申請原由、動機
在這個部分,申請者需要陳述自己為什么選這所學校,以及為什么選這個專業。通常來說,商科的申請者通常需要突出自己的學科優勢以及對學校的一些想法,而申請理工科或轉專業的申請者則需要突出自己的學科優勢和對研究領域的認識。
所以,不要告訴面試者自己得了多少獎,發了多少論文,而要告訴面試者自己參加這些比賽之后學到了什么,或是讀了面試教授的文章之后覺得還有哪些有趣的問題想去研究。原因和動機可以是天馬行空的,但一定要合乎邏輯。
第三部分:如實回答面試教授提出的相關話題
比如,項目經歷、研究方向等。有些時候教授還會根據自己科研的要求提出進一步的問題。在面對教授臨時的發問時,申請者不必緊張,如實回答即可。即便申請者回答說對有些東西僅僅是了解,并不是很熟悉,教授也不會不滿意,畢竟他們的目的是招學生,而不是招專家。
第四部分:把握好提問技巧
在自由發問時間,申請者需要注意,雖然教授可能會問:“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 me?”但并不是任何問題都值得去浪費時間問,申請者要掌握提問的技巧。
自由發問環節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1)面試教授已經通過套磁信對申請者有了較多了解;
(2)面試教授已經通過套磁信對申請者有了粗略的了解;
(3)面試教授是錄取委員會的成員;
若是第一種情況,那么通常美國研究生留學面試的教授已經對申請者很感興趣了。這時申請者問的問題可以較為隨意一些,比如問問獎學金的情況、今年招生的情況或是校園生活等。
若是第二種情況,申請者還可以進一步跟教授討論自己的學術經歷,展現自己的優勢,比如可以說說自己對教授的研究方向有什么想法和疑問。申請者可以跟教授仔細聊一下對方實驗室的項目,就像上課提問一樣與教授進行溝通。申請者切記不要讓教授單方面地敘述,要和教授有互動。教授可以通過這一點來評斷申請者是否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以及對該專業是否了解。
通常而言,對專業比較了解又有明確學習目標的人接受新知識會比較快,對待新工作也比較容易進入狀態,教授自然喜歡這樣的學生,建議申請者最好針對專業提一些比較具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