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揭秘:美國名校研究生錄取流程
隨著留學成為一種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赴美繼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雖然美國名校眾多,但是越是排名靠前的學校申請難度越大,尤其很多學生在不了解美國研究生申請流程和錄取流程的情況下,很容易會走入一些申請的誤區,從而影響自己的申請。下面留學通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研究生錄取的相關流程,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美國研究生錄取的初審是在申請截止日期之后1-2個禮拜。學校會召集部分研究生助理(Graduate assistant)協助整理申請材料。在材料初審階段中,學校招生委員會需要將合格的申請材料挑出來,送到C區(通過初審)。不合格的申請材料,送到D區(淘汰區,沒有教授特地來把等候區材料提出來,其實就是拒信了)。
那么,什么樣的申請材料屬于合格呢?
第一材料齊全:比如缺申請表格,本科成績單,缺英語成績,個人陳述等等,材料一般直接申請材料直接放到D區
第二成績達到基本標準:每所美國學校都會有相應的申請成績要求,達到了基本標準,材料會被送到C區,即通過初審。
留學通專家提醒,學生在準備美國研究生申請的材料是一定要格外仔細,因為每年因為材料不達標就被名校拒之門外的學生不在少數。另外在準備申請成績的時候,也要詳細查詢學校的要求之后有針對性的去提高分數,有些學校會直接公布本年度的最低成績要求,但也有些學校不會明確的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學生去查詢上年度學校的招生成績要求,然后去做相應的準備。
通過初審的學生材料會交由委員會進行復審,這時候教授們就出馬了,教授們組成委員會,根據不同的國家對C區(通過初審)材料分類,偶爾也有教授,因為套磁的原因把極少數的學生材料從D區(淘汰區)里面拔出來放到C區;為了保證錄取新生的多樣性,不同國家分配給不同的名額,具體的名額每所學校有不同的劃分。
那么,美國學校在復審階段是怎么進行篩選的呢?
(1)對于申請人數多的學校生源,主要比較的是他們的GPA。
如有些美國學校在比較兩個同所學校畢業的學生的時候,會優先錄取GPA分數更高的學生,即使另外一個學生的GRE和托福成績更好。因為他們認為4年一貫的表現,比一兩次考試成績更說明問題。
(2)對于申請人數少的學校生源,主要比較的是他們的GRE和托福。
比如廈門科技大學的A某平均分88分,天津理工大學的B某平均分86分。很難說A某比B某優秀或者不優秀,因為不同大學考核標準不一樣,成績高低沒有說服力。所以申請人數少的學校,美國學校更重視標準化考試的成績和有沒有國際競賽的獲獎。
(3)本科學校不夠亮眼的學生,依然可以憑借優秀的成績和活動背景獲得名校錄取。
通過比較不同的申請人,委員會最終將提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入B區(預錄取區),另外預留部分學生進入B-區(waiting list),從上到下排列。其它材料送入D區。
這主要是學校招生處和研究生助理的工作,他們會google查詢學校的電話或者院系的電話(不會通過申請資料),比如打電話給中國科大各個系的學生教務處,確認是不是有張某這個同學,平時表現不錯吧。得到了差不多的答復以后,核對申請資料真實性完畢(入學時候還會再一次核對)。招生處就會發錄取郵件給學生了。然后給學生一個月的時間答復,正面答復后進入A區(正式錄取區,發正式的信函和辦理移民局手續),負面答復或者沒有答復視為棄權,空位自動由waiting list進補。
留學通專家提醒:申請美國研究生留學,學生最好能夠在詳細了解學校的招生要求和招生流程的基礎上去做相應的準備,這樣才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此外,在準備申請材料的時候,除了要對一些硬性成績格外重視,對于一些軟性背景,如課外活動的參與、實習經驗的累積等也不能忽視。因為美國的學校更加希望招收的是哪些“全能型”學生,而不僅僅是“高分”學生。